當下便道“我自然知道陛下你弄海禁的初衷是什麼。
無非就是陳有定,方國珍,在當初時沒有被完全消滅掉。
有很大一部分精銳,駕著大船逃竄到了海上,做起了海寇。
在那邊興風作浪。
勾結其餘的一些海寇,擾亂沿海。
東南沿海的眾多地方,陛下你收服的時間還短,而且有不少地方都是傳檄而定,沒有打硬仗。
沒有下大力氣進行梳理。
地方上的勢力盤根錯節。
你是擔心陳有定,方國珍殘部,和地方上有牽連,從而鬧出亂子來。
把那東南沿海等地給鬧得雞犬不寧,擾亂大明秩序,牽扯太多大明朝廷的精力。
同時也是為了應對海寇不斷騷擾沿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市舶司一年到頭基本上賺不到什麼錢。
也就是一萬貫左右的收入。
為了這一萬貫左右的收入,卻要承擔這麼多的開支和風險。
還要忍受眾多的倭寇襲擾沿海,實在是不划算。
所以陛下就直接停止了市舶司,並下達了海禁之策,準備用這樣的辦法一勞永逸……”
梅殷對朱元璋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朱元璋為什麼下令施行海禁,這事兒他確實知道。
這些便是朱元璋實行海禁的原因。
朱元璋在聽到了梅殷的話後,面色變得更冷了。
目光冷冷的望著梅殷道
“既然知道咱為什麼要下令實行海禁,為何還對咱說出這些話來。
罵咱的海禁愚蠢至極
咱看你它孃的才是愚蠢至極!
這海禁之策實行之後,好處多多。
是一件再好不過的政策!”
對於自己實行的海禁之策,朱元璋是信心滿滿
頒佈海禁之策,他當然不可能腦子一熱,就把這事給定下了。
在此之前,也經過了多方面的衡量。
當初頒佈海禁之策時,大明才建立沒幾年。
北元韃子的殘餘勢力還挺強。
而方國珍,陳友定的殘部等海寇,在海上來去如風,難以捉到。
不斷擾亂沿海,讓人煩不勝煩。
再加上市舶司也是真的不賺錢。
經過多方的考慮,還有不少人的建言獻策,朱元璋最終決定實行海禁。
便是想要透過這樣的辦法,來徹底斷絕陳有定,方國珍的殘部和大明這邊的聯絡。
這件事兒,朱元璋經過仔細的衡量考慮,都是覺得利遠大於弊。
可結果就是這項令他很有信心,覺得非常不錯的海禁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