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提升文官們的地位,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武將。
還是在朱棣這個燕王,扛起大旗來,奉天靖難的情況之下。
他尚且要提高文官地位,抑制武將。
若是沒有燕王站起來反抗,那這傢伙能把事情,給做到過份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文官的力量,反撲的簡直不要太快。
接下來也是大明的幸運,四哥燕王朱棣靖難成功,開創了永樂盛世。
把那些抬頭的文官勢力,給狠狠的鎮壓了下去。
但是……好景並不長。
隨著永樂大帝的去世,其兒子朱胖胖朱高熾登基,文官的地位,便又一次開始抬升。
等到經歷了,洪熙,宣德十一年之後,這事情就變得愈發的明顯。
文官勢力不斷上漲。
不過,雖然在不斷增強,卻也有一定的限度。
並沒有達到,完全壓倒武勳們的地步。
武勳們的地位,還是有的。
勢力也不小。
但接下來,隨著朱祁鎮這個大明二代戰神的橫空出世,一下子就將這個速度,加快了無數倍。
土木堡一戰,一下子就葬送了幾十萬的精銳。
還有大量的武勳中堅力量。
導致武勳力量為之大損。
大明的文武之間的平衡,徹底被打破。
文官力量開始了一個極速的膨脹,武勳力量則迅速下降。
至此,哪裡有百年?
而隨著武勳們力量的衰弱,文官力量迅速膨脹抬頭。
大明武德充沛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大量軍戶們,真正艱難的日子,也就此開啟……
提起土木堡之戰,以及朱祁鎮那個狗東西的操作。
梅殷都咬牙切齒。
這狗東西,做出來的事,太它孃的丟人了!
簡直就是天大的恥辱!
如此想著,梅殷忽然間想起,要是朱元璋這個老丈人。
在知道了朱祁鎮這個後世兒孫,在土木堡打出來的赫赫聲名,併為瓦剌叫門。
以及後面,又發生了奪門之變,成功後的,又把于謙這些人都給殺死。
且還縱容王振是個太監,砸了他所立的、後宮不得干政的鐵碑。
後面奪門成功之後,還公然祭祀王振這個太監。
還給把他俘虜過去的瓦剌也先,建廟進行祭祀。
也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麼景象。
只怕反應絕對比現在,自己對他死諫時,要激烈的多。
梅殷一時之間,倒是想要看到這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