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印,但是要有一個度。
我覺得,每年新印的寶鈔價值總量,大概為上一年的十分之一左右吧。
畢竟總體而言,各行各業都是要發展的。
只要別有什麼大的動亂,正常情況下,每年經濟都是會增長。
會有著各種各樣,有價值的東西被生產出來……”
梅殷自然知道,如何準確的評估測算,控制貨幣的發行量這些,有著一整套嚴格的評估計算方式。
有著諸多的講究。
但是,該怎麼說呢。
在如今這個時代,太多的指標反而有些不太好。
難以做到各種各樣的評估。
後世的那種多種評估,都是建立在通訊,以及資訊獲取處理等各方面大發展基礎之上的。
如今的大明,顯然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弄個大差不差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了。
只要能嚴防死守著這一點兒,那今後洪武朝的寶鈔,就算是還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那也不會太嚴重……
朱標聞言,連忙又將這些給記了下來。
梅殷見到朱標將這些都給記好之後,就接著開口道“除了一些之外,就是寶鈔的流通問題。
不能只在百姓手中流通,要允許百姓和官府之間進行流通。
今後,官府徵收賦稅等各方面時,可以允許百姓們,用寶鈔來支付。
只有這樣,百姓們才能夠承認這是錢。
寶鈔也不會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讓寶鈔形成一個迴圈。
在這迴圈當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觀。
這一點,至關重要。
因為真的說起來的話,寶鈔這種紙幣,和金銀銅那種,本身就具有價值的金屬製錢,有著很大的不同。
它能夠被人當成錢財使用,依靠的是朝廷信用,還有朝廷的武力,給它強行弄成了錢。
這算是一種信用憑證。
既是如此的,那父皇這邊,肯定要透過種種的辦法來維護他的信用。
讓天下眾人,都認同寶鈔就是錢財。
這其中,重要的地方就是官府也必須要認。
這寶鈔本就是官府弄出來的,若是連官府自己都嫌棄寶鈔,不認同寶鈔,那個今後又如何能讓百姓們能夠心安的使用寶鈔?
如今,寶鈔才不過推行不足一年的時間,就已經是出現了一定的貶值。
最大的原因,並不是說寶鈔太多了。
而是百姓們對寶鈔的不信任。
這麼點時間,很難做到寶鈔超發……”
朱標連連點頭,奮筆疾書,將這些都給記下了。
像是一個聽話的好學生一樣。
梅殷夾了一筷子菜,慢慢的咀嚼著,又喝了一口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