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的想法是真挺不錯。
自己的這些兒子,都還算是成才的。
如此幾個畫面閃爍而過之後,很快便已經來到了洪武二十一年。
晉王府這裡,晉王朱棡的儀仗一字排開。
在朱棡面前,有著韃子打扮的人,跪地臣服。
從其言語之中,能夠看得出來,這是韃子那邊的一個四大王。
朱棡應對得體,不失大明的威嚴。
表現出來了相應的氣度。
把該做的事兒都給做好,接受了韃子的投降之後。
又派人可靠的人手,將這個韃子給運送到京師這邊來……
朱元璋見到此幕後,忍不住點了點頭。
對於這樣的結果很是滿意。
自己在之前的想法,還是很不錯的。
逐漸收繳那些武將們的軍權,並其給移交到自己的兒子手中。
看看自己家老三,就把這事幹的很不錯。
讓人很是欣慰。
這樣的想法,在心中升起之後。
很快就想起了,老四造反的等諸多的事情。
頓時就不再這麼想了。
覺得,還是把自己的這些兒子們,按照梅殷的說法,給弄到海外去。
讓他們繼續為大明開疆拓土來的最是划算。
自己的這些兒子們,個個都是人才。
把他們分封在國內,權力和親情混合在一起,很容易就會出現很多的事兒。
皇帝和他們之間,猜忌過來,猜忌過去,他們放不開手腳。
自己這邊今後當上皇帝的人,也不會對他們放心。
所以,這個棘手的事情,還是由自己這個當爹的來解決的好。
如此想著,便又一次忍不住唸叨起了梅殷。
這混賬東西,弄出來的這個事,還是很高明的。
還好他給想出來了辦法。
要不然的話,自己這裡,想要這事給妥善解決了。
可真不容易。
除了梅殷這樣的人,誰敢把事情,往把藩王分封到海外上面去想?
幾個畫面過後,很快已經來到洪武二十三年……
這個時候的晉王朱棡,身披鎧甲,位於大軍之中。
統領大軍,朝著北方而去。
這是準備深入草原,前去和元韃子動手了。
看看這兵馬的整體陣容,朱元璋忍不住點頭。
自己家兒子,果然還是很不錯的,有將帥之才。
雖然這次統兵外出,軍中還有大將王弼這樣的人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