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
哪怕把貪官汙吏,割韭菜一般的一茬一茬的割。
但是大明洪武時期,也沒出現多大的毛病。
但是崇禎帝可就完全不同了。
雖然勤政,但沒有能力。
就是朱標口中所說的那種能力不行的皇帝。
他越是勤奮,大明就越亂。
要是不那麼勤政的話,按照原本的程序。
說不得大明還能夠再多延續一些時間。
再多挺上幾年。
但結果就是,崇禎這個特別勤奮,一心想要把大明給治理好的皇帝上臺之後。
一番的操作,直接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往這個原本就向深淵滑去的車上,狠狠的踩了一腳油門。
可以說,大明的滅亡,有著諸多的原因,各方各面都有問題。
不是單純的一個因素所造成的。
但是崇禎這個死國門的天子,也在裡面,負有一定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舅哥的這些擔憂,都是很正確的。
只靠皇帝和太子二人,撐起中樞行政系統,並不靠譜。
不是長久之計。
腦海當中諸多的念頭飛速的轉動。
梅殷很快口望著朱標開了口。
“大哥,你的這些擔憂確確實實很有道理。
這些事情必須要考慮。
不考慮的是真不行。
在我看來,最為靠譜的還是建立相應的制度。
不過,制度的約束力也是有限的。
因為再好的制度,也同樣是需要人去執行。
同樣的制度,不同的人去執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就比如現在,父皇在廢除中書省,以及丞相之後,在大哥的幫助之下做到乾綱獨斷,還不出什麼亂子。
但換別的皇帝來做,就絕對玩不了,是同樣的道理。
接下來哪怕能夠用一些比較好的制度,對這個事兒進行解決。
那不同的皇帝,遇上不同的臣子,所起到的效果也肯定大不相同。
不過整體而言,肯定要比現在這種狀態,遇上一些能力,態度不靠譜的皇帝要好得多。”
聽到梅殷如此說,太子朱標非常認真的點了點頭。
對於自己家二妹夫所說的這些話,他還是很認同的。
一樣米養百樣人。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面對之時,往往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做法。
這些制度,也一樣如此。
但是卻不能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