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六天的時間過去了。
開竅大典前夜。
李氏族長府。一座拔地而起的恢宏閣樓上,李氏當代族長、第四境步虛境高階劍修——李鶴一,正俯身趴在欄杆上,俯瞰著整個李氏山城。
他身著一身青色長袍,中年樣貌卻已兩鬢斑白,舉止間,眉頭上始終縈繞著一股憂愁。
“老瞿啊,明日便是我族一年一度的開竅大典了。”李鶴一長嘆一聲,語氣中滿是複雜。
“我這心啊,是既激動又擔心,唉,真不知道這屆又會有多少人成功開竅呢。”
一旁身材魁梧,面容焦黃,身著粗布麻衣六旬老漢,耐心聽著。
他名為瞿薄,乃是青浦嶺頗有名氣的散修,與李鶴一相交多年,情誼深厚。
瞿薄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勸慰道“李兄,莫要自己嚇自己了。雖說這幾年李氏人才凋零,以至於連乙等資質都很少出現,但今年不同。我可是聽說了,你們這次可是有足足133位開竅弟子,其中不乏權勢家老的後裔,更別提濟生了,他最次也是乙等資質啊”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擔心啊。你也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獸潮頻發,魔道高手也四處作亂,族中人手本就捉襟見肘,若這批弟子裡再無乙等資質,我李氏恐怕在這青浦嶺上,再難支撐了。”
“李兄,放心吧,世道不會一直這樣亂下去的,再濃厚的大霧也終會被風吹散,我們總要對未來懷有期待,不是嗎?相信濟生吧,也相信你的族人們。”
“我看你最近實在太累了,該歇一歇了。”
李鶴一深呼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轉移了話題,“對了,沫瑤呢?今天怎麼沒見她跟著你?”
見提到關門弟子,瞿薄擺了擺手,笑道“小姑娘嘛,總有小姑娘的想法,就像濟生前些日子擅自做主將他人納入開竅大名單,年輕人各有各的想法”
“老李呀,我們都已經老了,就由他們去闖吧!”
“是啊,歲月不饒人,未來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
兩人相視而笑,壓抑的氣氛漸漸消散
————
卯時初,山間霧氣還十分濃厚,天色尚暗,外城內刺耳的雞鳴卻已響徹大街小巷。
“咯咯,咯咯咯——”
矮小的竹樓外,蜀青道一本正經地站在原地,身旁,他的阿婆李善仁正輕柔地為他整理著衣衫,眼神中滿是慈愛與不捨。
今天是李氏一族萬眾矚目的開竅大典,因為李濟生的緣故,蜀青道得到了額外的參加機會。
得知此事的李善仁自然開心壞了,早早就為孫子收拾起了行囊,還特意買了一件乾淨、得體的新衣服。
“開竅大典是在內城舉行,內城呀,阿婆年輕時去過一次,那可真的是太大太大嘍!道路數不清楚有多少條,當時看得我眼花繚亂啊”李善仁一邊忙活,一邊唸叨。
“所以良兒,你這一次去一趟需要時間可不少,餓了渴了就吃阿婆準備的水和乾糧,切記千萬不要惹事,乖乖聽家老的話,懂了嗎?”
“嗯嗯,阿婆,我記住了”蜀青道敷衍地點點頭。
從起床開始,李善仁嘴就沒停過,一直念念叨叨個不停,饒是活了一百多年的蜀青道,也有了一絲的不耐煩。
對於李善仁的囑託,蜀青道看得很明白,並沒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不過是些凡言俗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