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對敵之策

趙普看著劉廣的神態,知道自己是時候開口了。

“君侯,依下官之見,此事對於君侯而言,乃是利大餘弊,梁傑被誅,可平息民憤,這有利於全蠡吾城上下一心,共抗叛軍,這乃是當前最為緊要之事。此一利也!

崔縣令以君侯的名義下令,正可體現君侯大義滅親,一旦叛亂平息,此事傳入洛中,君侯便是皇室宗親的楷模。此二利也!

那李博何許人也?蠡吾名士,博陵俊傑,若是君侯肯不計前嫌,寬恕他的罪責,好言安撫,他怎會不以死效命?君侯愛才寬仁的名聲必會響徹河北之地。此三利也。

至於弊端,只有一處,讓令妹守寡,令堂發怒,可君侯乃是為了大義,天下人怎會因這點事責怪君侯不孝?”

劉廣聞言,心中憤慨漸去,雙手扶起崔超,“平靖這是為大局做了件好事,哪裡有錯?你我正當同心協力共抗大敵才是。”

他終不至太蠢笨,利害關係還分得清。

眾人忙了半夜,此事一了,自然各自散去。

天剛剛有些亮,李博就從大牢裡被提了出來。

劉廣忙著應付前來哭喪的妹妹劉婧以及勃然大怒的母親梁氏,安撫李博的是就交給了崔超。

崔超親自上前為李博鬆綁,並讓士卒賜座。

李博被俘虜後,本報必死之心,上堂前還以為是拉他處斬,所以一副大義凜然,生死無懼的模樣。

這時見先是鬆綁,又是賜座,反倒有些茫然。

“爾等這是何意?莫非是要消遣於我?”

“子陵誤會了,怎會消遣於你?你引眾作亂的緣由崔公已經知曉,實是那梁傑欺人太甚,君侯下令赦免了你的罪責。”趙普擔任了說客,子陵正是李博的字,“而且梁傑拒捕已被誅殺,明日首級會懸集市示眾。”

李博一臉的不可思議,他不信劉廣會如此寬仁,更不信劉廣會誅殺梁傑。

直到高覽將梁傑的首級擲於庭前。

“君侯和崔公此刻一心抵禦叛軍,我等正該協助州郡長官平定地方,報效朝廷。不知子陵可有此心?”

這是趙普和崔超一早商議好的,要招攬與他,李博能一聲不響的策劃這場擾亂,如果不是黃巾軍太不給力,蠡吾城此刻已經不姓劉,該姓張了。

這李博屬實是個人才。

還有一層原因,梁傑雖死,梁家的勢利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加上劉婧母女,李博如果繼續呆在蠡吾城,難保日後他們不秋後算賬。

李博何等聰明,到了此刻,哪裡還會猜不到這些都是崔超和趙普的謀劃,跟那劉廣關係不大,但他依然輕輕地搖了搖頭。

“李博小命乃是崔公所救,這仇人也是崔公所殺,我本該以死效命!”然而,他話鋒一轉,“可我這些年四方遊學,我所見俱是官逼民死,豪強凌虐,城外叛軍幾乎都是被逼到沒有活路的百姓。讓子陵對付他們,實在不忍心。”

趙普何曾沒有過這層顧慮,他雖然不曾親眼見過,但史書上記載的慘劇歷歷在目。

當初下定決心幫助崔氏平叛,不知煎熬了多少個夜晚。

可作為後世人來看,終會失敗的叛亂,越早結束越好。

何況,此刻城外這些殺紅眼的黃巾軍,哪裡還是最初平庸的百姓們。

他們一路燒殺搶掠,死的可不僅僅是那些豪強惡霸貪官汙吏,連同不少不願歸入黃巾軍的百姓,他們也沒放過。

“子陵的顧慮,我也曾有過。可你以為他們真的能推翻朝廷嗎?能夠締造那個致太平的時代嗎?何況燒殺搶掠習慣的太平道信徒們,此刻可還保持他們的初心?”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