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風雲(12)

這個建議得到後漢朝廷的支援,於是段熲耗費四十四億錢轉戰西北,經過一百八十戰,透過本人出色的軍事才能和血腥鎮壓讓羌族各部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客觀上說段熲的一系列行動確實幫後漢朝廷在一定時間內遏制了羌族叛亂,然而段熲或者說後漢大部分人卻還沒解決根本問題,也就是後漢的民族壓迫。

因為羌族屢次發動叛亂,所以要進行嚴酷鎮壓,但是為什麼羌族會如此反覆呢?當時的許多人把這歸咎於羌族狼子野心。

然而實際上這種觀點很偏執,真正原因是因為漢朝的地方官吏或者將領對於羌族的迫害。

其實這種壓迫從後漢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建武九年,隗囂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涼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髮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夫蠻夷寇亂,皆為此也。舊制:益州部署蠻夷騎都尉,幽州部署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署護羌校尉,皆持節領護,理其怨結,歲時循行,問所疾苦。又數遣使驛通動靜,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備。今宜復如舊,以明威防。”

光武從之,即以牛邯為護羌校尉,持節如舊。及邯卒而職省。

班彪看出了問題所在,所以建議劉秀設立護羌校尉關注羌族百姓的疾苦,劉秀同意他的建議。但好景不長牛邯死後,這個職位被省除了一段時間,等到後漢再恢復這個官職時,其任職者大多對羌族刻薄少恩,且重軍事討伐。

而到了後漢晚期這個現象就越來越嚴重,對此涼州三明的另外兩位都看出這點,張奐以身作則取到了良好的效果,而皇甫規則有相關的論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以為:“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威化大行。夫羌戎潰叛,不由承平,皆由邊將失於綏御。乘常守安,則加侵暴,苟競小利,則致大害,微勝則虛張首級,軍敗則隱匿不言。”

不過皇甫規的建議沒有被皇帝採用,而後來張奐和段熲的理念發生衝突,最後因為性命受到威脅張奐退縮了,於是便有開頭的一系列對羌族作戰。

另外除了涼州三明,其餘的後漢將領大多違法亂紀,貪汙行賄,後漢政府軍費開支巨大也有內部貪腐的因素在其中。

諸將多斷盜牢稟,私自潤入,皆以珍寶貨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恤軍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於野。

在黃巾之亂後,漢朝受到重創,而西北的羌族則再次爆發叛亂。

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反叛,遂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徵。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邊章、韓遂,使專任軍政,共殺金城太守陳懿,攻燒州郡。

之後西北的羌族和一些邊地武人如韓遂聯手成為了割據一方的軍閥,徹底擺脫了漢朝的控制。

由此可見在後漢朝廷耗費了364億後,羌患依舊沒有徹底被平定,反而自己國庫虧空,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曾經皇甫規上書語重心長地說到:“力求猛敵,不如清平;勤明吳、孫,未若奉法。前變未遠,臣誠戚之。是以越職,盡其區區。”

可以說是高瞻遠矚,但後漢的政治腐敗已經病入膏肓,讓朝廷政治清明,官吏奉公守法無疑痴人說夢。

所以只能藉助段熲這樣的猛將用軍事手段去鎮壓羌族,然而令人諷刺的是段熲最終也被捲入了後漢黑暗政治的漩渦中不得善終。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