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名副其實的運輸小隊長……”
李不醫嘆息連連,武器裝備和物資分出去大半,說不心疼那是假的,好在又升官了。
新四團團長,隸屬於386旅。
升任團長,還是師長直接任命,這份榮譽可是第十八集團軍頭一份,李不醫又開心起來了。
相對而言,分出去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就不算什麼了。
現在李不醫成為團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擴軍,指揮人馬越多,殺敵就越方便,積分便會大把大把的掙,武器裝備再換就行了,而且要換更好的。
槍支全部換98k,大炮要換機動越野能力的大口徑炮,坦克全換蘇制的,德制的也行。
李不醫一邊幻想一邊向師長旅長詳細講述了戰鬥的經過,眾人聽完感慨不已,對李不醫的指揮能力,戰鬥過程中的果決,以及戰機的精準把握大為肯定。
臨走前,師長和旅長告誡李不醫,這段時間要消停一些,因為日軍第四旅團連失三個整編大隊,第一軍司令已經怒了,即將派遣大批鬼子高強度掃蕩根據地。
因此下一階段第十八集團軍的主要任務是突圍轉移,並在敵後開展游擊戰工作。
李不醫也知道把事情鬧大了,半年多時間弄死鬼子的人數加起來比一個聯隊還要多,鬼子肯定要報復,他也打算沉寂一段時間,一來保護百姓轉移,二來趁機擴軍練兵,儘快讓新四團所有營連排形成戰鬥力。
這次擴軍,是在四營的基礎上直接擴建,原來四營有十一個步兵連,以及營屬炮兵連,偵查連,警衛班,騎兵連,共計二千五百餘人。
此次擴軍,李不醫準備招募一千五百人,這樣一來,新四團就有四千餘人。
這四千人,李不醫計劃編成四個步兵營,一營八百人,四營就是三千二百人,剩下的八百人,則是團部直屬部隊。
新組建一支坦克連隊,由十輛蘇制t34組成,之前鬼子的豆丁坦克都被師長要走了。
炮兵連擴建成炮兵加強營,原本是由24門75野戰炮和6門105榴彈炮組成,可是上級分走一大半火炮,李不醫計劃先把框架組建起來,改天找個機會出去打一仗,再用積分兌換夠數。
偵查連擴建成偵查營,人數只向上翻一倍,大概在三百人左右,偵查營的性質決定人數不能太多。
騎兵連擴建成騎兵營,人數也不能太多,控制在五百人左右。
警衛班擴建成警衛排,全部配備晉造衝鋒槍,駁殼槍,手雷,鋼盔等單兵作戰武器。
擴軍計劃與團副劉長生,政委楊師可商量後開始有序進行。
三天後,鬼子出動五個師團,四個旅團,加上偽軍,共計十萬人,大舉進犯根據地。
李不醫草創的新四團護送著老百姓轉移駐地,得益於三維地圖形的幫助,基本上沒有遇到鬼子圍追堵截。
老李的獨立團卻恰恰相反。
由於之前伏擊一百多名觀摩團的事情,獨立團成為重點打擊目標,一向心高氣傲的老李不得不把獨立團打散,以連排為單位向外突圍。
鬼子似乎急眼了。
除了第十八集團軍各部受到攻擊外,國軍,晉綏軍的防區也受到突襲,不過國軍和晉綏軍的裝備和補給要好過第十八集團軍,沒有突圍,直接與鬼子硬碰硬的幹。
一時間,晉西北各地戰火重燃。
李不醫的新四團轉移到深山之中的一小鎮子裡,與老李的獨立團相隔五十公里,與旅部的距離更遠,好在有無線電臺可以保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