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你可知道一個位高權重的權臣,想要一直長存下去,需要的是什麼嗎?
難道只是讓外人覺得他貪,他奸,曲迎聖意,狼狽為奸就夠了嗎?
不不不,這些只是表面。
更裡層的東西,便是要會用人,便是要能掌握人心,將朝廷上下,裡裡外外百官的心聲,全部掌握手中,並能操控,為己所用。”
書生見一隻螞蟻爬上酒桌,便用手指蘸了一滴酒,點中螞蟻,然後隨意撥弄,說道。
“喬峰,人是很複雜的,有忠心,也有私心,但這忠心與私心並不是一直不變的。
忠臣下一刻就可能變為貪官,貪官下一刻便可能醒悟,成為忠臣。
人性就是這樣複雜,所以你無法要求一個人永遠對你保持忠心,這是一種奢望,也是一種痴。
蔡太師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人物,所以他也明白這些道理。
他也知道他身居高位,能得到的越多越好,便失去的可能越快,越慘。
生於憂患,居高不生驕,思危,思變,思退,所以蔡太師才是蔡太師。”
書生見螞蟻就要淹死,便手指一撥,彈下了桌子,任它自去。
繼續說道:“每年的朝廷大考,總是會進來大批次志得意滿的讀書人。
而這些志得意滿的讀書人所要面對的第一個選擇,便是站隊。
是選擇權臣蔡黨,還是清流。
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權臣,趨利避害的本能嘛,這也是蔡太師所樂見其成的。
但總有一些自視清高人不願意投靠蔡黨,寧願清貧飢寒,也要做一個清官,好官。
你說這些人該怎麼辦?
總不能真的讓他們成為蔡太師的敵人,與蔡太師作對吧。
所以蔡太師才豎立了一個清官的榜樣——王丞相。
讓普天之下的清官蜂擁而至,投靠他,以他中心,抱薪取暖。
讓朝廷之上顯出蔡王二人相鬥的局面,所以若是有官恨蔡太師,他必定會投靠王丞相。
這樣一來,這些清官就算是蔡太師的敵人,也是控制之中的敵人。
若是蔡太師想在朝廷之上推行政令,一定可以成功。
就算遇到什麼阻礙,也是王丞相為首,是他自己為自己設定的阻礙。
所以蔡太師知道,阻礙無論多大,政令只要他想推行,最後必定完成,不會有絲毫差錯。”
喬峰聽完書生所說,早已震驚無語,想著這蔡太師,卻是權柄玩弄到了極致,將整個朝堂的人心全部収於手底,貪官是他的人,清官也是他的人,真正算得上是一手遮天。
這朝堂合乎一言哉?
書生見喬峰仍在震驚,便稍微停下,沒有再說。
而喬峰越加思索,又想到皇帝拉攏自己的事情,瞬間明白朝堂之上的格局,說道。
“這朝堂之上,其實是皇帝與蔡太師在鬥。”
書生聽見喬峰所說,頓時笑道:“孺子可教。
這皇上已過而立,可手中權柄皆被蔡太師所掌控,他想奪權,想做一番事業。
可朝堂無一人可用,而如今喬峰你來了,可作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對抗蔡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