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是幾個女孩中家庭條件最差的,她家有姐妹四個,她是老二,上面下面都是姐姐,最小的是弟弟。
這種組合,可想而知是個重男輕女家庭。
陳婷父母為了生最小的弟弟,沒生到之前東躲西藏,生到以後,要養四個孩子,要交計劃生育的罰款,在最小的弟弟三歲的時候,外出打工去了。
陳婷大姐出去打工後,她就是家裡最大的孩子。
她爺爺奶奶年紀比較大,陳婷像個大人一樣燒刷洗,還得帶小的弟弟妹妹。
都這樣了,成績還能保持上中等,真的特別難得。
而四人在初中之所以玩到一塊,都是在班裡成績都不錯的。
所以江雪也希望幾人能更加重視學業,走出去。
想到幾人的未來,不由多說幾句:“教育,是唯一能改變我們命運的途徑,讓我們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能幫助我們賺更多的錢,看更大的世界,遇到更好的另一半,不再生下和自己一樣的孩子,重複自己走過的路。”
“我在外面看到城裡的孩子,她們小學或者更小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邏輯啟蒙,跳舞繪畫等愛好。成績好,父母不留餘力的培養,外面的補習班到處都是,只有有錢,不止清北,就算國外留學回來,也能成為你的老師。成績差,父母也想辦法幫他們走其他能走的路,她們有父母託舉,我們只能靠自己自救,只有自救走出去了,我們才能去做那個託舉的人。”
江雪沒有管她們能不能聽懂,能不能聽進去,一股腦的輸出著自己的看法。
因為就算她不說,最多再過半年,初中畢業,不上高中的陳婷,渾渾噩噩渡過高中畢業嫁人的馬琳琳,走入社會後會慢慢意識到這些。
幾人中唯有蘇雨晴家境最好,她父母在鎮醫院工作,讓沒有考上高中的女兒讀衛校,畢業後託關繫到縣醫院,這已經是她為女兒選好他們覺得最好的路了。
但是再遇到江雪後的蘇雨晴說後悔,沒有再努力一把上個高中,考個大學,學自己喜歡的專業。
底層護士又髒又累工資還低。
所以看到三人因為她的話而陷入沉思,她由衷的希望自己的這些話,能給她們帶來一些改變。
中午吃完飯,三人回教室上課,江雪回楊老師辦公室。
桌子上擺的都是她上午做完各科的卷子。
“你比之前進步了好多!”楊老師激動的說。
江雪做的這套卷子雖然不是特別難,但是江雪考出的成績幾乎門門都將近滿分。
他們初中一共有六個班,就這張卷子的成績名列前茅,繼續保持下去,一中妥妥的了。
“你現在學費賺到了嗎?下學期應該能正式上課了吧。”
“可能還是不能回來……”
“嗯?”楊志安疑惑的看著江雪。
江雪組織著語言:“楊老師,出去後我才看見我們這裡教育資源和大城市相比有多麼的匱乏。”
“所以高中,我想考市一中,如果考上了,高中我還想繼續去s市的高中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