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姥娘又繼續用搖車把線打了筒,她指揮者雲初把打好筒的經線插在了經板上。
“上面幾個步驟很簡單,沒啥好說的,你看看也就會了。接下來的牽線就需要巧勁兒了。牽線需要人來回跑走,才能將棉線拉直成經。牽線時,手要保持平衡,不然牽出的經線鬆緊不一,織布時,就容易被梭子打斷。”夏姥娘一邊說著,一邊牽起了經線。
一個人上經線實在是太緩慢了,旁觀的雲初和剛回家的邵銘都被抓了壯丁。當然,夏姥娘還湊空向邵銘問了一下白姥孃的情況,在知道沒什麼不好後,她又專心的做起了手裡的活兒。
當經線穿好扣、刷整好了之後,三人又合作穿好了繒。隨後,夏姥娘把緯線塞進了梭子裡,從梭子背面把線頭拉了出來。
夏姥娘仔細調整了一下織布機,對著雲初問道:“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你啥時候開始織啊?”
雲初抬頭看了看天兒,很是遺憾的說道:“我畢竟是第一次織布,剩下的時間根本織不完這些紗線,還是等明天再上手吧,時間上也能充足一些。”中間斷開了,明天就找不到手感了,我本來就是新手上路,還是謹慎些吧。
夏姥娘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能這麼想也對,那就明天織吧。你歇一會兒就接著繡你昨天的花樣子,我把撐子拿給你。”
“我知道撐子在哪裡,我自己去拿。你比我忙活的還累,還是你先坐下歇歇吧!”說完,雲初便跑進了睡屋。不一會兒,就拿著撐子出來了。
夏姥娘見雲初出來了,就交代她和邵銘:“我去河邊洗衣服,你們在家別亂跑啊!有啥事兒就去河邊找我。”說完,她拿著盛放碎皂角的盒子放在了裝滿衣服的大木盆裡,端起木盆就要出去。
雲初連忙攔住她,“你放著吧,等我媽媽下了工讓她洗。你有這功夫的,多歇歇才是。你這一整天了,就沒個住腳兒的時候,累著了咋辦?”要真是累著了,我大姥爺還不得訓得我爸媽抬不起頭來啊?幾天後誰陪他個老伴兒啊?
邵銘見狀就要端著盆自己去洗,反正他在家裡也是自己洗衣服的,“姥娘,還是我來洗吧!我勁兒大,洗衣服也快!”在雲家住的這麼開心,洗衣服我也樂意啊。
夏姥娘很是無奈的跟他們交底兒道:“阿銘,你給我把盆放下。你們當我是去洗衣服啊?我是去河邊找村兒裡的那些老太太們聊天,洗衣服只是順便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姥娘,你把皂角盒子拿過來,讓銘表哥把皂角碾成沫吧?皂角渣粘衣服上太煩人了,跟沒洗乾淨似的。”碾碎了之後,應該好清洗了吧?
夏姥娘眼前一亮,說道:“這倒是個好辦法。平時我就嫌皂角渣很難清洗掉,用草木灰又沒有皂角下灰,我也不喜歡用。當然,最好用的是肥皂,可是那玩意兒一年就那麼一塊兒,夠幹啥的啊。只可惜我沒有阿銘的力氣,這個好辦法平時也用不上。”
邵銘接過盒子,把碎皂角倒在了一塊木板上,他用手按了幾個來回,便把碎皂角弄成了粉末狀。
雲初把剛剛從做活屋裡拿過來的一大把皂角遞給了邵銘,她解釋道:“這麼一點兒也洗不了幾次衣服,我多拿了點兒出來,一次性多準備一些,省的來回的折騰了。”把這個盒子裝滿了,至少可以用上一個月,多省事兒啊!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夏姥娘便帶著滿滿一盒子的皂角沫去洗衣服了。雲初繼續繡起了花樣子。邵銘則是看起了初中的課本,他準備先把整個初中的課本都看上一遍,再著重學習初一、初二的內容。
從日落月升到月落日升,也就來到了第二天早上。因為已經想通透了的原因,雲初早早地就上床睡覺了,精神飽滿的她起了一個大早。她並沒有急著去做活屋,只是和邵銘一起打掃了一下屋子裡,又一起看起了書。
等吃過早飯後,雲初才和夏姥娘一起來到了織布機前。
夏姥娘指著織布機上的部件,一一為雲初介紹道:“織布機主要是由主體、兩個滾筒、擋板、踏板、綜、繩索、杼等構成。你看,這個就是嵌扣的木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杼把梭子引過來的每一條緯線砸實在布面上;這個是綜,它可以使經線交錯上下分開以便梭子可以順利透過;這百十根緊密相排的小竹條就叫杼。算了,我還是織一下吧,這樣你比較容易看懂。”
雲初點了點頭,說道:“姥娘,我看著你做一遍,我再自己上手讓你瞧瞧,你好把我不對的地方指出來。”一會兒我就能自己織布了,想想好激動啊!織女才是我的職業啊!
夏姥娘坐在了織布機前,她沒有先織布,而是交代雲初道:“織布最重要的是手推腳踏。織布用的嵌扣的木框就是用手推的,推得重,落得慢,布就緊;推得輕,落得快,布就稀疏不均。雙腳是用來帶動織布機上的兩個綜上下交替的,每一個綜各帶動一半的經線,它們的每一次上下都會裹住梭子引來的一根緯線。還有一點,縐扣的長短一致了,上下經線才會截然分開,梭子的來往也會暢通無阻。”說完,她便手腳靈巧的活動開來。
聽著耳邊節奏均勻的“哐哐”地響聲,雲初仔細觀察著夏姥娘織布的動作,與腦海中雲媽織布的記憶進行著對比,她發現她們動作基本是一致的。也是,雲媽畢竟是跟夏姥娘學的織布,一樣也不奇怪。
雲初想起來雲媽一天可以織3米多長的布,於是,好奇地問道:“姥娘,你一天可以織多少布啊?”應該有4米吧,畢竟時間有限,動作再快也是有限的。
雲初想著如果用精神力就不一樣了,可以用精神力代替梭子,引著緯線左來右往;還可以用精神力來回推動木框;甚至可以用精神力帶動綜上下交替。只要熟練了,總比人力來的快速。
夏姥娘一看就比雲媽高明,她可以不用眼看,只用雙手和雙腳機械地配合就可以保持節奏不變的織著,“我一天能織個4米多。好的時候,能織個近5米。你媽媽這方面比我好一點兒,她像我這麼大年紀的時候,比較有可能突破5米的長度。好了,你試一下吧!”
雲初直到坐在凳子上,才發現凳子太矮了,她推木框的時候使不上力氣。可是,要是坐的太高的話,她又踩不上踏板了。雲初瞬間傻眼了,難道真的要用上精神力?還是說,再長大些再學織布?
夏姥娘也發現了雲初的難處,她啥也沒說就出去了。一會兒,她搬來一個大椅子,讓雲初坐在上面。又在做活屋的裡拿了兩個壞掉的小板凳的腿,她把兩個板凳腿結結實實的綁在了雲初的腳上。
雲初坐在椅子上活動了一下雙腳,發現還不錯,只是需要適應一下。
夏姥娘瞧了瞧,也覺得很不錯,對雲初說道:“你手腳配合織起來!”
雲初點點頭,聽話的踩了一下踏板,然後又不緊不慢的推了一下木框,之後,她如此的動作不停地反覆著。織著織著她就找到了節奏感,越織越有感覺,越織越好。她沉迷在這樣的反覆中,連夏姥孃的問話都沒有聽見。
夏姥娘見她如此有靈性,很是高興,也就撒手不管她了。她剛出來屋子,就看見邵銘挑著兩桶水進了家門,便問道:“你姥娘那兒沒事吧?這些零碎的活兒,你幫她幹了嗎?”
邵銘一邊提著木桶往大水缸裡倒水,一邊說道:“我姥娘沒事兒,她好著呢!零碎活兒根本沒用上我。她這兩天有使不完的勁兒,把活全乾了不說,還跑去開荒了。我去看了,挨著你們兩家的自留地,是一小片沙地,說是等你回去了,一起種西瓜。”活得比以前開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