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又來了。
他們都是亂匪,不是什麼親切、和氣的鄰里親裡……
就算這兩人平時沒幹過什麼壞事,也保不準他們會仗著自己本領過人,反過來抵抗。
更別提有些亂匪還兇殘成性,平時連看都看不得,動不動就抬手打人。
他們真能跟大夥兒好好相處?
平民們心裡糾結著,皆是默不作聲。
他們被亂匪們欺凌這麼多年,早已養成有苦心裡憋,有難咬牙抗的處事方式,習慣了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習慣了忍氣吞聲。
哪怕如今站在他們眼前的是百山門,是一心想幫助他們的王一仙,十幾年都隱忍過來了,又有什麼不是忍一忍就過去的呢?
受到這份情緒的影響,他們下意識裡就把王一仙的提議當作是在安排他們去做事一般。
和平日裡被亂匪們使喚沒什麼兩樣,只是換了個人在說話罷了,一樣沒得選。
張莽、費龍不言,平民們也不語。
王一仙見到眼前如此死氣沉沉,深知自己所要面臨的問題比想象中還要棘手的多。
他沉吟著,目光逐漸轉向張莽、費龍。
兩人見他又朝自己瞄來,身形皆是一抖!
趕忙垂下好奇的腦袋,哆哆嗦嗦的樣子比平民們在平日裡面見亂匪時還害怕,十分好笑。
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提高平民們的積極性,眼下平民們會有如此反應,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感受到的安全感不夠,心裡沒有底氣。
趁熱打鐵,一鼓作氣。
事情都到這了,再緩緩落實下去靠他們自己去調節,不如現在就當著平民們的面做出一個完整示例。
他讓張莽、費龍二人帶路,現在就帶自己去他們的地盤上。
而圍在周圍的平民,想回家的現在就可以回去,想看熱鬧的也可以在一旁跟上,若是擔心身上的毒,就隨山一他們去百山門領對應量的解藥。
總之就是想幹什麼都行,王一仙一點兒也不催他們。
最終,大多數平民都沒有選擇跟來。
王一仙看著身旁萬千人,隨著嬴悅他們的離去變作數千人,再隨著他們的離去變作寥寥幾十人。
深知要走的路還很長,不可能一蹴而就。
張莽、費龍被“擒”一事,早已在亂匪們中傳開。
望著眼前明明就是屬於他們的地盤,卻只剩得滿地狼藉、錢財盡空,連一個人影也沒有的大宅。
兩人腦海裡飄過的詞語皆是什麼雞飛蛋打、兔死狗烹、人走茶涼、背信棄義……
是自己的錯?不是。
是百山門的錯?好像也不是。
歸根結底還是亂匪們不夠義氣,沒有同甘共苦的精神,所以才在自己失意落魄之際大難臨頭各自飛,一點兒也不顧及昔日感情。
兩人算是明白了,過去、後來、如今、未來,有些事不是他們想要改變就能改變。
從普通人到武客,從武客到似乎很厲害的武客,再從很厲害的武客到遇到更厲害的武客……
光改變自己沒用,還得改變他人。
情緒低沉著,兩人癱坐在廳前門檻。
王一仙不知在想什麼,這裡瞧瞧那裡看看。
裘雨芳也一臉好奇地四處亂逛著,一點兒也不在意他們二人心情如何。
平民們一臉驚歎著,心想這就是亂匪們平日裡住的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