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古代社會,交通不發達,這個時代連燒磚技術都不怎麼樣,更別提造船技術了。
人們的水路交通只發展到了江河,還沒有到擁有海船的地步,行商們也基本都是靠兩條腿,或者牛馬運貨,基本不走水路。
而番薯原產地在哪裡呢?
南美洲。
大安朝的行商們就是腿走斷了,估計也走不過去。
在研究了一下各大商路的地圖之後,柳意放棄了託行商找糧種的想法,轉而試圖從系統商城裡面購買。
她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買呢?
因為太!貴!了!
而且還不單賣,必須一千起賣,一千個番薯價格兩百萬積分。
但系統說的也很有道理:【番薯被判定是一種可改變時代的作物,因此價格會貴億點,不單賣的原因是這是農作物,農作物都是一千起賣。】
雖然很肉痛,但柳意也不得不承認,系統說得對。
而且,這也不是系統說了算的,它更像是一個連通的橋樑,所有東西的價格都自有“規則”制定。
像是柳意將系統改為帝王系統之後,賺取積分變得容易了,但商城裡的各類物品也明顯要比醫療系統時更貴。
在系統商城裡面,知識是最便宜的,但那些實物的價格就十分高昂了。
別說,商城裡還真的有造船的知識。
但她也不可能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造船出來,然後在海路從未有人探索的情況下,派人去找南美洲吧。
總之,這一年裡,柳意一直在努力狂賺積分,就是為了兌換這一批番薯。
一個小小的胡縣,都快被她玩出花來了。
訓練兵將,維護居民溫飽,建立城牆,開發新地,頒發新規,甚至保護環境,種植樹木,等等等等。
帝王系統的積分判定標準十分籠統,但根據柳意的研究,要想要一次性獲取一大部分積分,應該與領地和新的臣民數量有關。
也就是說,當時如果柳意就吞併雲縣,她會立刻擁有一大批積分。
但她硬生生的忍住了。
起始階段,最忌被貪心矇蔽了雙眼,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一味地做大做強,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當時的情況,胡縣自己才堪堪穩定,吞併雲縣,很有可能兩個都保不住。
耐心很重要,什麼事如果急著去幹,要麼幹不成,要麼只能幹個中不溜。
無論如何,自己的根基都要穩住。
這一年裡,柳意只靠著胡縣,一點點積攢,硬是攢到了兩百萬積分。
積分一到手,立刻兌換番薯。
兌到之後,柳意並沒有立刻將所有番薯種下,而是先謹慎的自己種了一批,另外再次複習相關知識,確保不會有一點紕漏。
事實證明柳意所做的選擇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