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民們心裡十分不是滋味的時候,柳意正在看打算往山路上面修的水泥路路線。
這水泥路的配方倒不是柳意跟系統商城買的。
商城裡的東西,但凡是不符合本時代,可以跨時代的,價格基本都貴上天。
柳意之前一直在攢錢買紅薯,雖說積分入賬比以前多了許多,但也還是秉承著能省就省的原則,組建了個團隊,讓他們試驗水泥。
還好這水泥的配方還挺大眾,穿越小說裡面八成都要提上一嘴,看多了小說,就算不記得製作過程,原料也知道個七七八八。
石灰石,粘土,鐵礦石,這仨在古代也不算難找。
要是和平年代還有點困難,私人開採鐵礦那是找死。
但現在嘛,柳意就是整個胡縣的地頭蛇。
要是她沒這麼苟,稱上一句柳州地頭蛇也不過分。
就算是不修水泥路,不需要鐵礦石作為矯正成分加入其中,柳意也是要找鐵礦開採的。
有了鐵,軍隊戰鬥力能提升那是肯定的,而鐵質農具也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再往遠的說一點,鐵器的應用,還能推動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不過這鐵礦也不可能柳意說一聲想找,立刻便能在胡縣附近找到。
像是那種地表露頭的鐵礦,胡縣這種貧瘠之地肯定是沒有的,要是有的話早就被大安朝官府發現了,胡縣也不至於這麼窮。
那就只能根據植物指示,河流沉澱,磁鐵石探測等法子來一點點找了。
是個笨辦法,但是有用啊。
這不,還是讓她給找著了,接著就是開採,應用在各個方面,包括了水泥路。
如果要說有什麼東西可以促進經濟發展,還能帶動就業,改善民生,同時能有助於連線城鄉。
修路,那必定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不光要在胡縣修,還要在能通往胡縣的各大商路上修,儘可能降低行商們運輸成本,招來更多的行商。
只要這條路修好了,胡縣就可以成為各大商路的交匯點。
不光賣出自己的產地貨物方便,買進其他貨物也便宜。
一進一出,經濟可不就盤活了嗎?
以及,柳意可沒忘記如今是亂世,胡縣平和,不代表外面就和平了。
路修好了,資訊傳遞也就快了,總能多一些防範。
“得快一些了,胡縣還是不夠強。”
縣丞方書華走到柳意身邊:“大人這般急著修路,莫非是擔憂外敵?”
方書華經過一年時間的調養,如今精神面貌已經與一年前大不相同,整個人看上去年輕了好幾歲。
實際上她本來也稱不上多大年紀,也不過五十出頭罷了,病情得到控制之後,她那顯著的精力就展現了出來。
當初方書華能一個人帶著孩子另起家業,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做出一份產業來,和這份旺盛的精力也有點關係。
病情稍稍穩定之後,她就接手了大部分公務,一邊看一邊學,做錯了便改,如今完全能稱得上是柳意的左膀右臂。
而方書華本人也從重要的工作中得到了成就感,每日裡風風火火,黃禮這個兒子都逮不著她的人。
她這一年裡常伴柳意左右,兩人默契日漸增長,自然能猜到柳意在擔心什麼。
“上個月,接新一批軍屬的商隊回來了,帶回來一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