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章 火炕

一句話:人躺在火炕上,暖烘烘的。

說起來,這火炕按理說古代北地也應該早早就有了,但也不知道是因為柳州不算特別北,還是因為這項取暖設施技術還沒有被人鑽研出來。

柳意對於火炕的歷史並不太瞭解,在現代時,她曾經在寒假時,去一位北方朋友家裡玩了幾天。

當時睡得就是火炕。

不誇張的說,屋內沒有開空調,但柳意依舊整個晚上都覺得很熱,甚至有點熱過頭,早上起床,一照鏡子,臉都是紅撲撲的。

等到再感受了暖氣威力之後,柳意就能理解為什麼北方朋友們冬天,還能穿著短袖吃冰棒了。

去年發現胡縣並沒有盤炕技術後,柳意從系統商城中購買了此技術,安排了盤炕隊為胡縣百姓們盤炕。

經過去年冬天的實踐,她算是發現了,什麼安排人填房屋縫隙,從行商手中購買大量便宜厚布料在縣內出售,燒炭出售等等等等,都沒有給百姓們盤個火炕管用。

填房屋縫隙這個,除非那是水泥房,否則填了也不是很保暖。

厚實布料倒是有許多人去買,可也照舊治標不治本,大安朝的料子再厚,沒有棉花,冬天穿著也依舊無法讓人徹頭徹尾的暖和。

燒炭就更不用說了,柳意將價格壓得再低,也不可能冒著整個縣經濟崩盤的風險,去免費發放。

百姓們還是要花錢買炭的,而木炭的生產成本高於柴火,哪怕做工賺了錢,買了炭,也無法做到整個屋子都暖和。

最重要的是,燒炭,是需要擔心中毒問題的!

燒炭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會一氧化碳中毒,除非開啟窗戶和門,確保有足夠的空氣流通。

但百姓們買炭火不就是為了取暖嗎?沒人願意開啟門或者窗,將冷風放進來驅趕走暖意的。

但這些問題,在擁有了火炕後,就不是問題了。

為火炕供應熱源的灶臺是搭在外面的,再加上煙道的佈置,安全問題可以得到放心。

更加耐燒好用的炭,也能放心在外面使用。

可以說是完美。

因此,有了前一次經驗的柳意,拿下另外三縣之後,這次直接走上了速成路線,一穩定好了局勢,立刻安排盤炕隊入場。

周靈文手裡的小本子是翻開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柳意的徒兒王在總是手拿個自制小本,每次站在柳意身邊接受教導時,都能很方便的左手拿本子,右手拿筆在上面寫寫畫畫。

胡縣能自己造紙之後,便出現了一種類似的“記事本”,主要是給官吏們使用,方便官吏們在工作時記錄下如今學習到的經驗,和覆盤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與做得不足的地方。

後來,大家就很自然的發展成了一旦開會,必定人手至少一個小本子。

有的小本子上面寫的是官吏們打算在會議上說出來的內容,上面記錄了內容資料。

有的是空白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會議上重要發言的。

顯然,周靈文此刻拿著的本子,是前者的。

她看著小本子上的記錄,道:“大部分地區已經盤炕完畢,還有一些偏遠小村落沒輪上,不過算上烘乾乾燥的時間,最慢15天內也能完成。”

柳意:“好,十五天也夠了。”

現在只是冬日剛剛下雪,還沒到會冷死人的地步。

所以,她們還有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