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風吟榜公示時,圍觀者們依舊把目光放在四公子身上,
如今楚瞻十九分位居第一,
周玉衡十九分位居第一,
北魏皇子十五分位居第二
……
雲蔚十一分位居三十四,
梁荃九分位居六十三。
榜單公示後,一開始本著看燕梁兩國熱鬧的人,見梁荃第二輪便棄權,無意二次迎娶北燕公主,不免心頭失望。
但是,楚瞻與周玉衡同時位列第一又成功激起了眾人的熱烈討論。
北魏人自是支援楚瞻獲勝的,若是燕周結盟,那他們的處境堪危。
但西楚人卻不支援楚瞻獲勝,若他娶了燕公主,北燕便會再次陷入周魏結盟的壓力一種,而西楚等於多了北燕這個負累,他們的太子定會被燕王利用解決北三國的之間矛盾。
只有北周人上下一心,期盼周玉衡獲勝,這場勝利對北周而言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蘭茝看著於議論之聲中面不改色的楚瞻,雖然知道他定不會娶蘭姜,可是他在第二輪中竟獲得了九分,讓她不由好奇他究竟寫了什麼答案。
蘭姜坐於上首,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最終,她的眸光鎖定在一人身上。
周玉衡,誕生於北周建國日,在北周這個女多男少的國家裡被譽為天命所歸之人,她想要的榮寵與尊貴,他都能給予她。
聽聞,他的箭術一絕,百步穿楊,無人能出其右。
思及此,蘭姜的唇角浮現出笑意,從座位上優雅起身,對眾人道:“天下皆知,北燕尚武,蘭姜平生最傾佩有膽識之人。”
說道這,她向蘭茝的方向看了一眼,繼續道:“幾日前,翾飛將軍與楚侍郎在燕京獵場大顯身手,兩人的箭術更是出神入化,令人心嚮往之,是故,蘭姜希望未來的夫君也是擅騎射之人。”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看向她的目光變得意味不明起來,這話明年上聽著是傾佩翾飛二人的箭術,可仔細琢磨後倒像是北燕輸不起才舊事重提。
可週玉衡卻聽明白了,這位燕小公主這局是為他而設。
這樣的認知讓他的心頭掠過異樣的感覺,第一次認真的打量起她的模樣來。
與翾飛的眉眼大氣,快意灑脫不同,這位公主生得精緻,研姿豔色,言行舉止裡盡是皇家鳳儀,和他自小在皇宮中見到的女子並無任何差別,讓他瞬間就失了興味。
“敢問公主,這箭術的比試規則是如何,不會是北燕又想出了新的狩奴之法了吧,哈哈哈哈。”北魏皇子笑得志得意滿,翾飛那個小娘們的箭術都能令北燕一敗塗地,那他豈不是讓這裡人望塵莫及。
他的隨侍亦紛紛大笑出聲。
蘭姜卻對他的話一笑置之,只對身後的侍女道:“將本宮的鳳釵呈上來。”
一侍女立馬上前,呈上錦盒。
蘭姜開啟錦盒,取出鳳釵,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將其簪在髮髻上。
她走到風吟臺上,笑意吟吟道:“古有百步穿楊之說,這第三輪的箭術比試,就以百步外射落蘭姜發上的釵頭鳳為題,不知諸君可敢一試?”
就在眾人驚詫不已時,雲薈朗聲大笑:“公主好氣魄,既是美人相邀,又有何不可?不如就由我來為諸位示範一番?”
“燁王請。”蘭姜落落大方的伸手。
雲蔚從侍衛手中如果弓箭,蘭姜退出百步之外,那鳳釵在眾人眼中變成了一個點。
比試者們瞬間面如土色,這要如何射?別說射中釵頭鳳,若是一個不慎,射傷了公主,這罪責他們可擔待不起?他們甚至懷疑,在場之中無人能做到。
但是,雲薈很快就讓他們認識到什麼是箭術。
只見他張弓搭箭,對準蘭姜,未有片刻遲疑,手中的箭便離弦而去。
在眾人未反應過來時,蘭姜髮髻上的鳳釵應聲而落。
一時間,驚歎之聲不絕於耳。
蘭姜亦撿起地上的鳳釵走過來,對雲薈道:“都說燁王武藝高強,不曾想箭術也這般出眾。”
“公主以己為靶,面對離弦之箭面不改色,這份膽色,小王亦心悅誠服。不過,公主這題乃是射落釵頭鳳,我只射落鳳釵,算不得出眾。”
蘭姜與他客套一番後,又對眾人道:“既有燁王打了頭陣,誰願接其之後?”
她的眸光掠過眾人,定格在北魏皇子身上,笑著對他道:“方才皇子出聲詢問比試規則,想必是箭術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