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的雪一直下了三日,這三日來齊軍內的疫病之亂總算是控制住了。
蘭茝也並未趁人之危在這段時間內對齊軍出兵。
齊昭也被軍中將士看守起來。
經過這一次疫病之危,軍中將士對雲薈再不似從前那般敬畏,雲薈更是意志消沉,他將軍中所有的兵權暫時交給了軍中的一位副將,又寫了一封摺子令人快馬加鞭送去了京都。
摺子的內容是以交出兵權的代價讓皇室免除雲棲王當年隱瞞雙子一事的罪名。
又寫了一封信送去了雲棲王府。
這個訊息讓齊國的那些皇室勳貴連夜慶賀,暗中大擺筵席。年幼的齊王更是欣然同意雲薈的要求,比起不被燁王控制,真正掌握皇權派,赦免雲棲王府的隱瞞之罪根本不算什麼。
何況沒了雲棲軍的雲棲王府已不似二十年前那般權勢滔天,他自然也沒有任何顧及。
第二日齊王就派了一位齊氏旁支子弟前往邊城接手雲薈的兵權。
至於齊昭因為在軍中名聲已毀,再加上他這麼久已來隱瞞自己傷疤的事實,更讓齊國皇室之人覺得他心思深沉,不可扶植。
雲棲王接到雲薈的來信時,老淚縱橫,感嘆他的終究敵不過天意。他為那十六字預言,殺了其他無辜孩兒性命,保住了自己的孩子,沒想到他最終還是要白髮人送黑髮人。
自當年隱瞞雙子,交出雲棲兵權一事後,老王爺便無心朝政,即使雲薈權傾朝野之時,也沒有入仕的計劃。如今聽聞雲薈交出兵權,便知他已放棄了爭權的念頭,一時心中寬慰,他已失去了雲蔚,自然不希望雲薈在權勢之爭中丟失了性命。
雲蔚的屍身被雲薈送到了東臨城中的一座寺廟內,讓寺中的得道高僧為他誦經超度,而他自交出兵權之後,一直住在寺中,沒有再回軍營。
但是,位居天下四公子之列,東齊權傾朝野的燁王竟是雙子共用一名的訊息在六國開始不脛而走,其令人震撼的程度不亞於不久前蘭茝未死,女扮男裝入南梁朝廷為官的訊息。
尤其是嵇子儀,在聽聞了這一訊息之後,立馬就衝到蘭茝的主帳之中詢問雲薈與雲蔚二人之事。
“斯人已去,你再探聽又有何意義?”蘭茝對嵇子儀道。
嵇子儀對蘭茝搖了搖他手中的手札道:“燁王這樣的人物,當被歷史銘記。他雖與世長辭,卻將會在史書中與世長存。”
嵇子儀的話讓蘭茝心中動容,她想起了雲蔚之願,希望眾人能叫他一聲雲薈,而不是雲薈蔚,若是讓他的事載入史冊,那他從今往後都將會以雲蔚之名而存在,後世將以“雲蔚”之名稱呼他。
想到這,蘭茝對嵇子儀道:“你有何問題儘管問吧。”
“燁王二子共用一名的緣由是什麼?”
“這一切都源於二十一年前的一個十六字預言……”
蘭茝開始將雲蔚與雲薈的往昔娓娓道來,而嵇子儀也記得認真,在這片大陸上的往後數百年,人們所看到關於東齊燁王的記載,大都源於這一日。
雲蔚離去後的第七日,邊城下了一場冬雨,讓城中的百姓覺得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年冷上許多。
雲蔚的屍身所在的寺廟叫大隱寺,就建在東臨城中,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