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之上,推杯換盞。
高臺之下,熱鬧非凡。
或是僅有此刻那階級的鴻溝短暫的消失不見。
無論是皇親國戚,文臣武將,亦或是世家大族都在此刻放下了身份與升斗小民共慶這中秋佳節。
任由臺下喧鬧著,臺上的眾人也沒有感受到絲毫的的不快。
若不是矜持於身份,他們恨不得也置身於人潮之中。
月已高懸,酒已酣暢。
有人催促道:“陛下,詩會可否開啟?”
李世民聞言與眾臣相視一笑,詢問道:“諸位覺得誰可當得判官?又該是何樣的章程?”
見聖人詢問,眾臣首當推舉陸德明這樣的大儒。陸德明作為有名望的大儒,又拜國子博士,值此詩會自然當仁不讓。
他站起了身溫煦的一笑:“值此佳節,老臣便品評一番天下士子才學。至於章程,臣認為倒是其次,有才學儘可上臺,有詩便可。”
眾人點頭,又見孔穎達、虞世南等人沒有出言反對,便應了他的要求。
在眾臣看來,這一場詩會本就極為的倉促,至於章程本就是微末。
在場的大儒哪一個不是名躁一方人物,若有驚世詩詞問世,必不會使其蒙受風塵。
沒有多餘的要求,有詩便可,這樣做也避免了滄海遺珠的可能。
倒也貼切了與民同樂的主題。
禮部的官員受命之後,便紛紛派遣人員朝著臺下的百姓傳遞訊息。
早有士子翹首以盼,等待的便是此刻。
無數寒門之子投名無狀,今日聖人親至,又有大儒隨行,自然躍躍欲試想要博取一番才子之名。
陸德明望著臺下攢動的人群,捋著鬍鬚輕笑道:“老夫陸德明,受聖人囑託添居此次詩會判官,你等有何佳作儘可上臺。”
“以中秋為題,做詩一首,格律不限。”
人群剎那歡聲鼎沸,早已猜測道詩會題目,卻不曾想竟是如此直接!
已有無數人心中腹稿已定,潤色萬遍,只待臺上一展風采。
一時間卻也沒有人上臺,都紛紛的看望著眾人,那些士子們紛紛攥緊著手中的紙張,神情警戒的看著他人。
“哈哈哈!讓某來!”
就在眾人互相推脫之際,一道響亮的聲音刺破了這尷尬的局面。
只見一虯髯大漢踏上了高臺。
眾人驚詫,有人驚呼道:“那不是西市的張屠夫麼?”
張屠夫何時修習了詩作,我若是沒有記錯的話,那屠夫只怕不識得半分文字...
見到虯髯大漢上了臺,陸德明也為之一愣。
竟然是個屠夫.....
一愣神經卻又聽見臺下的喝彩,猛然間陸德明老臉一紅。
竟是自己以貌取人了。
卻又不得不皺眉,文人士子為何干起了屠夫的營生!
那張屠夫卻是毫不在意,叉了叉手道:“我有詩一篇,可為佳作!”
“願傾聽之!”
陸德明文雅的一笑,眾臣也紛紛側耳傾聽。
那虯髯大漢聲音異常的洪亮:“中秋佳節月兒明,大家一起吃月餅。一人一個不夠吃,要吃兩個才過癮!”
唸完了詩句竟然羞赫的一笑。
陸德明恨不得腳踹那虯髯大漢,心中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