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繁不知道李世民和五姓七望到底談了什麼樣的條件。
只是在見到他時,他的臉色並不好看。
“陛下,他們獅子大開口了?”蘇青繁問道。
李世民點點頭,僅是四品的官職就許出去了十位之多....
難怪李世民的臉色會如此難看。
“若不是朕得知明年將有蝗災。朕是絕不會讓他們入我朝堂的。”
李世民不滿的抱怨了一聲,也不知道放了這些五姓七望的人進了朝廷到底是福是禍。
只怕他身後關攏集團也會心生不滿了吧....
可是誰讓他們都窮呢...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即便是帝王也是如此。
“陛下,入了朝堂就入了朝堂唄....找機會在趕出去就是了。”蘇青繁毫不在意的說道。
在朝堂之上,這五姓七望還能上天了不成?
想了想還是安慰下李世民:“陛下,這五姓七望入了朝堂也不是壞事,只要陛下掌控著技術,他們就是提線木偶罷了。而且陛下的本意不就是為了利用他們,推廣技術嗎?”
“當各種技術推廣開來的時候陛下還是需要他們五姓七望的配合,在地方上這百姓可不認你李氏皇族啊!”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一時間也不知道這朝堂之上到底會變成什麼樣了。
如今他的朝堂之上可是太熱鬧了..
關攏集團、五姓七望、隱太子舊臣、太上皇舊部、前朝官員...
李世民想想便覺得不寒而慄,也太讓人頭痛了!
“造紙術我已令人營建了工坊...朕決定明年重開科舉,你是否有什麼好的建議?”李世民問道。
蘇青繁搖了搖頭:“我也不知是否該徹底的換了學科,一旦換了學科將是天翻地覆。我見識淺薄,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只得將糊名、謄抄之法告訴他,李世民的意見是換了部分的學科。
“難不成任由這些先進的知識蒙塵?若是如此,即便朕掌握了再多的知識也是無用啊!”李世民眉頭一皺,他手上的知識自然是遠遠勝過了大唐的學識。
可是一旦強行推廣全新的學科體系,那將是天翻地覆般的災難。
新舊知識體系的碰撞,必然會帶來劇烈的震動,那是李世民不能承受的震盪。
“那些寒門學子呢?讓他們先學習這些知識吧,小範圍的授學,徐徐圖之。”
蘇青繁想了想道:“算學必須要改進了,算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他和李世民都知道,想要短期內改變大唐的學科,那無異與痴人說夢。
如果李世民膽敢下令改弦更張,那必然會有人對著他說:“陛下...禪讓吧!”
“朕得到訊息,薛萬徹派人回來了。朕在想是否該讓朕的大臣們知曉朕掌握了先進技術?”
“陛下...為何要讓大臣知曉?那些技術即便讓大臣們知曉,又有何用?同時鋪開嗎?大唐能承受的了嗎?技術只有在合適的時候才是好技術啊。如今的大唐還不足以養活那麼多技術人員啊...”
李世民無奈的長嘆,他手上的技術各個都有大用,偏偏他手上沒有任何可以用的人。
“在熬一年吧,等到明年開春之後高產作物種下之後便可逐漸的解放土地人口。”蘇青繁想了想道:“陛下,我覺得還是需要先配置火藥,如今這大唐的鐵產量太低了,必須先提高鋼鐵的產量。”
李世民點頭:“朕已令人去做了,千牛衛親自負責。”
“煤呢?可安排了?隆冬將至,有了煤百姓們就能好好的過個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