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已經化作廢墟的大寧城上空濃煙未散,在寒風的凜冽之下,正朝著空中扶搖直上、左右搖擺。
大寧城外,已經奮戰一夜的長水營將士正在紮營休整,除了少數正在警戒的鐵騎將士之外,其餘的絕大部分鐵騎將士都已經進入了夢鄉,正在抓緊時間恢復體力。
溫破虜也是在中軍大帳抓緊時間小睡了一會兒,此時轉醒過來伸了個懶腰,便走出了中軍大帳,望著北面已經變成廢墟的大寧城,心中也是無比感嘆。
要知道大寧城原本是洪武二十年時設立的大寧都指揮使司的所在地,又名北平行都司。大寧都司不但是大明在大漠設立的一處軍事要衝,而且還是當年寧王的就藩之地,可見大寧都司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大寧督司全景都是在喜峰口以外,乃是古會州地,東接遼左,西接宣府,是大明九邊以北的重鎮。大寧都司統塞上開平衛、全寧衛等九十餘城,兵將帶甲八萬、兵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鐵騎盡皆驍勇善戰。自從大寧督司成立以來,一直是大明北據蒙元餘孽、挺進大漠的橋頭堡,大漠之上的蒙元餘孽畏懼大寧督司軍威之盛,常年遠遁數百里而不敢南下!
可是好景不長,當永樂大帝遷都北京之後,便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撤藩,兵精糧足的寧王也在被撤之列,而大寧督司也在永樂元年內遷到了保定府。從此維持了十二年的大寧都司被棄守,下轄的衛所城池有的被廢除掉,有的則是內遷到了長城以南劃歸了宣府鎮等九邊軍鎮。
此後,大寧督司再也沒有恢復,故地也先後被北元、瓦剌等各部勢力先後侵佔。
溫破虜緩緩走到了大營邊緣,望著還在冒著黑煙的廢墟,心中暗道:“大寧都司是我大明的故地,今日算是被我軍收復了,大哥肯定會上奏朝廷,建議重建大寧都司,就不知道大哥會推舉誰來鎮守重建的大寧都司了。”
這時,溫破虜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大哥幾次三番表明此戰過後將會在塞外聊此餘生,該不會是想自己親自坐鎮大寧督司吧!”
想到這裡,溫破虜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楚和不甘,但是一想到歷史上那些功高蓋主之臣的下場,溫破虜便又釋懷了,心中暗道:“也許這就是大哥最好的歸宿吧,甚至有可能是大哥為自己留下的一條後路!”
“啟稟總鎮!大軍南下的時辰到了,是否擂鼓集結大軍?”
這時,一名親衛將士趕了過來請令。
溫破虜深呼了一口氣,說道:“擂鼓!全軍集結!”
“咚!咚!咚!”
在戰鼓的怒吼聲中,僅僅半個時辰的時間,四萬餘名長水營將士便完成了集結,原本佈置嚴整的大營也是收拾完畢,四萬餘名鐵騎將士列陣曠野之中,一股蕭殺之氣瞬間就瀰漫開來,讓肆虐的寒風都相形見絀!
溫破虜策馬巡陣,剛要下令大軍南下青城,忽然想起了什麼,便對身邊的甲營參將華屠龍等將領說道:“稍等一下,今日咱們也學學先賢,在這大寧城的廢墟之上立下一塊石碑,向上天宣告,大寧督司被我大明王師收復了!”
甲營參將華屠龍、乙營參將秦臻、丙營參將武航、丁營參將石恪、炮營參將文龍、輜重營參將石可為等人聞言都是躍躍欲試,紛紛跟在溫破虜的身後策馬上前。
都說文臣好名聲,為了做出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都可以什麼都不顧。其實武人又何嘗不好好名聲?
效法衛、霍封狼居胥就是每一個漢家武人的終極夢想,就是武人心中那足以流傳千百年的雄功偉業!
溫破虜率領眾人策馬回到了大寧城的廢墟之上,在廢墟之中找到了一塊足有兩人高、一人寬的大石條,看樣子應該是擋城門用的擋門條。
溫破虜指著這塊大石條,對眾人說道:“就這塊石頭吧,至於碑文的內容,本鎮來說,你們幾個誰來可上去?”
輜重營參將石可為大聲說道:“總鎮!末將略通文字,我來!”
“好!”
眾人只見石可為反身下馬,在甲營參將華屠龍、乙營參將秦臻、丙營參將武航、丁營參將石恪、炮營參將文龍等人的幫助下,將這塊大石條給豎了起來,穩穩的插入了土地之中。
接著,石可為一把拔出了腰間的戰刀站到了大石條的前面,看向溫破虜說道:“總鎮說吧!”
溫破虜也是翻身下馬,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就這樣寫:漢家故土,大寧督司。昔陷胡塵,今歸華夏。漢威鐵騎,揚我國威。屠滅韃虜,滌淨腥羶。瀚海四夷,犯漢者死。今祭上蒼,達聞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