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第五卷第二章第七節 將作司

皇明風雲錄

第五卷臥薪嚐膽

第二章 虎狼涅槃初成軍

第七節 將作司

夜色中的張家灣村依舊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常,此時絕大部分的工匠都在努力打造著各式各樣的兵器。劉雲威在袁明軒的陪同下看了一會兒,便說道:“袁大人,工匠們這樣加班加點的幹活,實在是太辛苦了,一定要保證所有人都能夠吃得好,能拿到足額的工錢;每三天要有肉,每五天要有酒,絕不能虧待了大家。”

袁明軒笑著說道:“哈哈,小將軍放心吧,在將作司這裡,吃的最好的就是這些工匠。光是吃用方面的話,這些工匠比咱們駐守在這裡的將士都要好上不少呢。將作司的工匠們幹勁都很足,要知道就算是兵部的匠戶都沒有咱們這裡的待遇好。”

劉雲威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著,袁明軒帶領劉雲威來到了火器坊的一處作坊裡,說道:“小將軍,這裡是專門鑽火銃銃管的地方,銃管也是一杆火銃最關鍵的部分,直接關係到火銃質量的好壞。”

劉雲威隨手拿起了一支已經鑽好的銃管,仔細看了看,發現那銃管原本就是一根精鐵鑄造的鐵棍,被人力生生的鑽成了一個銃管。驚歎之下,劉雲威問道:“鑽一支銃管需要多長的時間?”

袁明軒說道:“最快也要二十天的時間才能夠鑽好一支銃管,這還是徐老先生從京城挖過來的能夠巧匠,要是其餘的那些工匠來乾的話,甚至需要三、四十天才能鑽好一支銃管,而且還會有很大的機率將銃管鑽壞。”

劉雲威聞言直皺眉頭,又問道:“那咱們火器坊一個月能打造多少杆鳥銃?都是自生火銃嗎?”

袁明軒略略算了一下,說道:“火器坊一共有工匠、學徒一百二十餘人,其中光是負責鑽銃管的工匠就有八十人,一個月最多打造一百杆鳥銃左右,都是自生火銃,這已經是極限了。”

“不行!太慢了。按照這個速度,要想為大軍裝備齊鳥銃的話,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劉雲威直接了斷的說道。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製造銃管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劉雲威想了一下,說道:“我在《紀效新書》中看到過,當年戚少保為了在戚家軍中大規模普及鳥銃,曾經用鐵片直接捲成銃管,再用鐵箍箍緊。咱們為什麼不採取這樣的方法?”

袁明軒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方法我也聽工匠們說起過,但是這個方法有兩個十分明顯的缺陷,那就是銃管的使用壽命很短,並且會發生炸膛的情況;其次,這樣打造出來的鳥銃在射程上也會縮短不少。當年戚少保面對的敵人是東南沿海的倭寇,倭寇沒有什麼像樣的火器和弓箭,這樣趕製出來的鳥銃完全能夠滿足作戰的需要;但是等到後來戚少保北上薊州鎮守的時候,便非常果斷的拋棄了這種趕製出來的鳥銃,全部換上了精製的鳥銃。”

劉雲威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縮短銃管的打造時間?當然了,前提是一定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

這時,袁明軒看向了旁邊的一名中年工匠,說道:“陸師傅,你來說一下吧。”

那陸師傅略顯緊張,對劉雲威行了禮,說道:“小人見過總鎮。”

“不必多禮。陸師傅,這打造火銃我和袁大人都不是很瞭解,不知道有沒有設麼辦法,能夠將打造銃管的速度加快一些?畢竟大軍急等著鳥銃換裝呢。”劉雲威和顏悅色的說道。

陸師傅十分肯定地說道:“有!小人在京城的時候,三大營所裝備的鳥銃、密魯銃、迅雷銃等精良火銃非常多,甚至在兵部府庫中都有非常多的存貨。那是因為兵部的工匠普遍使用畜力鑽臺來打造銃管,其速度要遠遠快過人力,而且能夠保證將銃管鑽壞的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大概一天左右就能打造好兩到三支銃管。”

劉雲威聞言大喜,說道:“一天左右就能打造好兩到三支銃管?那咱們要是弄來幾千臺鑽臺的話,豈不是一個月不到就能給大軍換裝了?陸師傅可會打造鑽臺?”

陸師傅搖了搖頭,說道:“回總鎮的話,那鑽臺小人只是見過,並不會打造啊。而且據小人所知,這東西也就是京城裡才有。”

劉雲威說道:“這樣啊?那好,明日我就給黃尚書寫信,請求兵部下撥一批鑽臺來,另外再給咱們下撥一批火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