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魏忠賢忽然說道:“對了,雜家還有一事情要提醒劉總兵。”
劉雲威稍稍一愣,說道:“請公公賜教。”
“劉總兵也清楚,現在遼東不寧,建奴日益猖狂。劉總兵手中的漢威軍可是大行皇帝(萬曆帝)籌建的一支王牌啊,一定要儘快成軍,以備朝廷不時之需。今後,劉總兵有什麼困難大可來找雜家,只要是雜家能夠辦到的一定盡力而為;當然了,雜家也是需要一些跑腿費的,哈哈。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劉總兵遲遲不能將漢威軍操練成軍,又或只是一味的為自己撈好處,那雜家可是會隨時翻臉的。”
劉雲威和袁明軒聽完之後都是有些發愣,二人都沒有先到魏忠賢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愣了片刻,劉雲威正色說道:“請魏公公放心,末將與建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曾經發誓要盡滅建奴全族!末將一定會將漢威軍儘快練成的,不會有絲毫的怠慢。說實話,末將早就已經等不及要出征遼東了!”
“如此最好。”
說完,魏忠賢便開始一個人喝起茶來,劉雲威和袁明軒見狀便識趣的離開了。
出了京城之後,劉雲威一行便策馬趕往通州。路上,袁明軒對劉雲威說道:“小將軍,今日之事我有些看法。雖說咱們有了魏忠賢的幫助可以將事情辦成,但是如此一來閹黨的名號可就落下了,將來這就是咱們的一大汙點啊!”
劉雲威聞言笑了笑,說道:“袁大人,前面有處店家,咱們去吃點東西再趕路吧。”說完,劉雲威便招呼著袁明軒和兩名鐵騎將士朝著前面的小店趕了過去。
進店之後,劉雲威等人挑選了一張角落裡的桌子,點了一些飯食。然後劉雲威便說道:“袁大人,剛才您的話我之前也想過、也曾猶豫過。不過,我現在想問袁大人一個問題,您認為那魏忠賢是好人還是壞人?”
“當然是壞人!這個魏忠賢將來一定是個禍國殃民的閹人!”
“難道只要是太監就一定是壞人嗎?”
“那當然!”袁明軒憤然說道。早年先,袁明軒在北鎮撫司做事的時候,對太監可以說是十分的熟悉,也是非常的反感,當年可是吃了不少太監的虧。
劉雲威搖了搖頭,說道:“袁大人,那您說東漢時的蔡倫是好人還是壞人?宋時的童貫是好人還是壞人?本朝的鄭和是好人還是壞人?”
袁明軒聞言不由愣住了,低頭思索了起來。
劉雲威繼續說道:“蔡倫造紙延續了我華夏文明,童貫經略西北鞏固了大宋邊防,鄭和七下西洋揚我大明國威於萬里之外,這三人可都是太監啊!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
袁明軒說道:“這三人確實都幹了一些好事,但是這也不能說他們就是好人啊。蔡倫諂媚當朝皇后、混亂後宮、剷除異己,童貫貪贓枉法、斂財自肥,鄭和貪圖名位、獻媚上官,這些可都是為人君子所不齒的行為!”
劉雲威心中知道袁明軒會有這樣的想法,多半是因為其在北鎮撫司當差的時候,經歷過一些事情無法忘懷所導致的。於是,劉雲威便繼續說道:“袁大人,您所說的都是這三位的私德不檢,就品德來說這三位確實算不上什麼好人,都有一些瑕疵。可是袁大人別忘了,這三位的所作所為可是對國家、對華夏有過大功的,他們雖然私德有虧,但是卻公德無暇!”
“私德?公德?”
“沒錯!一個人的德行應該分成私德與公德兩部分,也許這個人吃喝嫖賭、為非作歹、無法無天,但這隻能說明其私德有虧,如果其能夠為國出力、為民請命,那就是公德無暇,其依然可以說是一個好人!反之,一個人如果將道德掛在嘴上,每日文質彬彬、積德行善,可是一旦到了國家危亡之際便投靠韃虜、潰逃山野,那這樣的人就是公德有虧,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
袁明軒聽完之後,心中滿是震驚,說道:“小將軍的言論可真是振聾發聵啊!”
劉雲威笑著說道:“袁大人過獎了。敢問袁大人,您是願意和一個貪贓枉法,但是心中還算念著國家、朝廷,能夠辦一些實事的太監來往呢?還是願意和整日道德文章,但是心中只有自己的名聲、家族,一點實事都不做、只知道空喊口號的清流來往?”
袁明軒聽到這裡便鄭重的說道:“小將軍我明白了,那魏忠賢就是一個私德有虧,但是還能夠為國朝做些事情的人。”
“是的,至少那魏忠賢還知道想著遼東局勢,還知道掛念著漢威軍是否能夠成軍,對咱們來說,這就足夠了!至於名聲,我才懶得去管!只要是能夠剷除建奴、捍衛華夏,這區區名聲我要來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