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第一卷第五章第十一節 熊廷弼

皇明風雲錄

第一卷 遼東驚變

第五章 收兵勵志問前程

第十一節 熊廷弼

萬曆帝看了看眾臣,說道:“現在,說說遼東之事該如何善後吧!楊鎬去職之後,由誰來接任遼東經略?遼東防務如何鞏固?如何抵禦建奴接下來的進攻?”

此時,滿朝的文武官員又是出奇的一致,全都保持了沉默。不同的是,方從哲是覺得自己已經舉薦錯了一回,不想再出頭了;黃嘉善和李林彬則是在冥思苦想合適的人選,只不過一時沒有想到;而大多數文武則是不想招惹這個是非,畢竟現在遼東之地可是個虎穴龍潭啊,任何與遼東相關的議題都不能輕易的招惹。

眾臣的神情都被萬曆帝看在眼裡,一股怒氣再次充盈胸中。見眾臣都不說話,萬曆帝便直接點名說道:“方閣老,你來說說!”

方從哲苦笑了一下,心想:“還是沒躲過去,只能打打太極了。”於是出列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這遼東經略的人選還是應該由朝臣舉薦,交由內閣審議之後再報給陛下為好;而遼東的防務事項以及對建奴的策略問題,則應該在任命了新的遼東經略之後,由其直接向陛下奏報為佳。”

萬曆帝聽完只覺得額頭青筋凸起,看著方從哲“太極打一遍,萬事不沾身”的樣子,恨不得撲上去將其毆打一頓。

“哼!方閣老說得真好啊,就跟沒說一樣!”

方從哲老臉一紅,站在那裡十分的尷尬,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萬曆帝也不再理會方從哲,而是繼續說道:“你們呢?滿朝的文武難道連一點真知灼見都沒有嗎!”

一時沒人回答。

黃嘉善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合適的人選,正在鬱悶之時一側臉卻見到李林彬好像猛然想到了什麼,便急忙衝著李林彬使眼色。

李林彬此時也正看向黃嘉善,兩人四目相對之時,李林彬便張嘴比劃著什麼。黃嘉善仔細看了過去,只見李林彬的嘴型顯示著三個字:熊廷弼!

“對了!熊廷弼!要是舉薦他的話,完全有資格、有能力出任遼東經略。該死!大戰之前怎麼就沒人想起他來!”

想到這裡,黃嘉善出列說道:“啟稟陛下,臣保舉一人可出任遼東經略一職。”

萬曆帝問道:“不知黃尚書想要保舉何人?”

黃嘉善說道:“前遼東巡按熊廷弼!”

此話一出,朝臣又是一陣喧囂。不過大家都只是議論一下,沒人出言反對,畢竟有人在此事出頭大家感謝還來不及呢,誰還會吃飽了撐的出來唱反調?

萬曆帝考慮了一下,說道:“那熊廷弼比楊鎬如何?”

黃嘉善說道:“陛下,熊廷弼此人是萬曆三十六年巡按遼東的。熊廷弼面對遼東地廣人稀、邊防多事的特點,特別是面對建奴勢力興起,在當時就提出了保衛遼東的方略:實內固外和以夷攻夷,並上疏備陳修邊築堡、以守為戰的存遼大計;並且在遼東廣行軍屯,修建了糧倉十七所,三年之內屯積糧谷三十萬石;還修建了七百餘里的邊牆以及城池七座、墩臺一百餘座,大大加強了遼東的防禦力量;熊廷弼還根據遼東各地將官、官吏的表現,按劾辦事不力、貪贓枉法之徒,由此遼東軍紀大振。故此,臣以為熊廷弼之才幹遠勝於楊鎬。”

“哼!”萬曆帝聽完有些惱怒地瞪著黃嘉善,說道:“既然如此,那戰前為何不向朕舉薦熊廷弼?大戰都敗了什麼賢才、大能就都冒出來了?早幹什麼去了!”

黃嘉善一臉愧疚的說道:“陛下訓斥的是,確實是臣的疏忽,沒有及時向陛下舉薦能臣幹吏。不過陛下,熊廷弼確實有才幹,其為人剛正不阿、有決斷,而且通曉兵事、熟悉遼東事務,現在遼東正需要熊廷弼這樣的能臣啊。”

李林彬也出列出道:“陛下,臣也比較瞭解熊廷弼,其人遇事果敢、性情火爆,而且對待胡族有著自己的一套辦法,特別是在抵禦建奴方面十分有經驗,確實是出任遼東經略的不二人選。”

萬曆帝點了點頭,又看了看方從哲,想聽聽他這個內閣首輔的意見,誰知方從哲始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老實人,絕口不提遼東經略人選之事,甚至連頭都不抬。

萬曆帝見狀也就沒了諮詢方從哲意見的心思,而且心中對方從哲的評價可以說是急劇下滑。

萬曆帝又想了想,便說道:“好吧,就依著黃尚書的提議,下旨任命熊廷弼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替楊鎬出任遼東經略,全面接手遼東防務,務必遏制住建奴的攻勢,穩定遼東局勢!”

當天夜裡,袁明軒得到了方從哲、黃嘉善、李林彬三方訊息,在相互對比確認無誤之後,便設法混出了城門,帶著家丁連夜趕回了遼陽。

幾天之後,袁明軒一行風塵僕僕的趕到了遼陽城,此時熊廷弼才剛剛出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