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而起的血墨色邪氣自然還是先民遺蹟之外的地方更為濃郁些。
在王素遠所在之處,能夠看到血墨域場,自然是因為邪氣已然凝為實質,尤其它還不是一般的黑色,而是更為邪性的暗紅色。
跟比較遙遠的地方不同,別的地方只是天空變成了血墨色,但先民遺蹟的近處,天空中的血墨色甚至對映到了地面,連地面都變成了淺一些的血墨色。
當然,這一切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不是王素遠的血墨域場一旦存在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就如魔劍出世時一般,魔劍出世驚天下,也不過就是一個出世宣告一般的走個過場罷了。
王素遠的血墨域場雖然擁有山川河流、土石草木皆可為之所用的強大邪性,但它最多就是出世之初受到洪荒天地更多的關注罷了,要說它能夠對洪荒大世界造成什麼巨大影響的話,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至少就目前而言,王素遠對洪荒大世界是無法造成什麼毀滅性傷害的。
王素遠只有兩百年的壽命上限,已經五十多歲的他,即使滿打滿算也不過就是一百四十多年的時間而已,就算讓他可勁兒的破壞,又能破壞多少呢?
或許對於龐大的洪荒世界而言,王素遠所能造成的破壞也就相當於一個小坑罷了。
另一方面,宇宙之中的能量是守恆的,王素遠從山川河流之中抽取出來的能源,在消耗之後終究也都是迴歸了洪荒世界。
一個人不管消耗掉多少能量,那看似被消耗掉的能量其實也並不是憑空就消失了,它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方式迴歸天地之間罷了。
比如說天然氣,天然氣燃燒的時候會產生美大量的熱量,當天然氣關閉以後,熱量開始消退,那麼熱量是憑空消失掉了嗎?
當然不是的,它只不過是被其它的事物給吸收了而已。
不管消耗了多少能量,它始終也還是迴圈在天地之間的,只不過是在你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悄然轉化罷了。
食物是你可見的能量源,而食物消耗掉以後,你呼吸在消耗、說話在消耗、唱歌在消耗、睡覺在消耗……
無論你在做什麼,都將消耗一定量的熱量,而熱量便是由能量轉化而來。
人類之所以是恆溫動物,並不是說人類的體溫可以就那麼保持在恆定的溫度。
其實任何恆溫的生物的體表無時無刻都是在損失熱量的,上一秒產生的熱量早在上一秒就逸散掉了,而你下一秒感受到的體溫,是人體相應的肌體剛剛產生的熱量。
為什麼冬天要穿厚一點,那隻不過是因為穿厚一點可以讓你的體表溫度逸散得慢一點,這才是棉襖保暖的真正意義所在。
同理,夏天穿少一點,也是因為肌體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熱量,如果穿著厚實的衣物阻礙了熱量的逸散,很快就會讓人受不了,從而以流汗的方式來消耗該逸散而沒逸散掉的熱量。
食物消耗,變成你看不見的熱量逸散,熱量逸散以後迴歸自然界,轉而被土地、草木吸收,開始新一輪的從無形到有形的轉化,然後再由動物將之從有形到無形轉化,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能量迴圈鏈條,構建了能量守恆的鐵則。
或許正是因為能量迴圈的需要,世界才會孕育出動物和植物共同存在的花花世界……
如果沒有植物存在,動物需要的氧氣無法產生,很快就會滅絕。
如果沒有動物、細菌的存在,不管是植物結出的果實還是一切的有機物,都將以完整的形態存在,無法轉化成可被植物吸收的不可見能量和無機物肥料,植物也將很快滅絕。
因此植物和動物之間其實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植物不行,只有動物也不行。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需要儘可能保持生態平衡。
地球環境上能量守恆,洪荒世界自然也是一樣的,畢竟所有天體都只是宇宙的一份子,個體之間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差別,但它們遵守的卻都是同一個規則。
正如地球有自轉和公轉一般,洪荒世界也有,要不然也不會形成晝夜交替的現象。
當然,天空為洪荒世界提供光明和熱量的那顆耀眼的恆星卻並非太陽,甚至都不是銀河系中的任何一顆恆星。
換句話說,洪荒世界一定不在銀河系內。
之所以這麼肯定,那是因為“專家”們曾經說過,地球是整個銀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
有一點可以肯定,洪荒世界並不是地球。
如此一來,只要專家不是扯淡的,那麼洪荒世界自然就不可能在銀河系內了。
為洪荒世界提供光明和熱量的恆星當然不是銀河系的太陽星,但這並不妨礙王素遠稱之為太陽,畢竟都已經習慣了,只不過此太陽非彼太陽而已。
似乎所有生命產生的條件都差不多,光線、熱量、空氣、水以及各種各樣的有機無機物。
只有具備了這些必備的條件,才有產生生命體的可能性!
……
作為一個擁有生命的天體,不管是什麼樣的能量消耗,對它來說都是不要緊的,除非是對它本身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