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史大奈等人策馬帶領運糧車隊,遠離了這片區域,急著趕路,到三十里外,一個官署驛站地才停下來。
官道設的驛站有地方差役和州兵看護,雖然只有十幾人執勤,但是這裡有烽火臺,一旦出現危險,迅速點燃烽火,遠處縣鎮的縣尉、鎮里長都會發現,到時候,會組織援兵過來,馬賊不敢正面對抗州兵和府兵,擔心被圍剿。
車隊停下來,傷員已經在車上簡單包紮,死傷了幾個家丁和佃戶壯漢,就近找地方掩埋了,回去之後,還是要補償一定的撫卹金。
那名佃戶頭兒有些懊惱,這是他村裡的人,平日子相處不錯,本意為這次是趟好差事,才找到這些人,想不到遇到馬賊,丟了性命。
“大夥節哀順變吧,回去羅某一定補償給大家,死去的人,家屬撫卹金,分文不會少。”
“少東家,有你這句話就成!”佃戶頭兒是個四旬中年,曾經在村裡當過黨正,在村中有些威望。
隋初頒佈新令,依仿北魏三長制,在畿內設立保、閭、族,在畿外建立裡、黨、族等基層組織,即五家為保,每保置有保長;五保為閭,置有閭正,四閭為族,置有族正。
到了平陳之後,隋文帝又下制:五百家為鄉,置鄉正一人,百家為裡,置里長一人。”即鄉里制,地方往往是混合編制。
短暫休息一下後,運糧車隊繼續趕路,直到黃昏前,已經抵達了懷戎縣城。
這裡是幽州管轄境內,最西北的一座小城,地處盆地區域,舉目遠眺,可以看到目光盡頭有崇山峻嶺圍繞在外。
不過,雖然懷戎城只是小城,但它卻是幽州薊城與西北邊戍往來的咽喉,商業發達,交通還算便利,草原匈奴、鐵勒,東北契丹、室韋、靺鞨、高句麗、鮮卑族人,都會來交市經商,所以這裡的當鋪、商號、酒鋪、酒肆、客棧、餐館應有盡有。
羅昭雲等人護送糧食車隊來到一處城邊的客棧,沒有進入繁華區,直接包下了客棧所有房間,並且租了整片後院,把三四十輛車都停入院子裡,騾子和馬匹也解下鞍子,栓到馬棚喂草料了。
趕路一天,又經過廝殺和逃亡,大夥都身心疲憊了,羅昭雲吩咐家丁,找到店家掌櫃,準備好酒好菜,犒賞一下隨行眾人。
天黑下來,侍衛、家丁、佃戶們吃飽喝足後,都早早歇息了,客棧後院中住的人雖多,卻十分的寂寥。
羅昭雲今天一番實戰廝殺,錘鍊了自己的膽量和意志,磨練了槍術,漸漸明白了實戰與平時練槍的巨大差別,如何從固定招式中拆散,見機行事,隨心所欲地使用,這才是真正掌握槍之精髓,武之真諦。
他推開二樓面相街道的窗戶,夜風夾帶著一股春意,給人一種暖煦感,身心舒暢,遠處的街道都已經人影稀少,畢竟隋唐年代講究禁宵,雖然邊疆小城執行不嚴,但是夜晚沒有路燈,光線太暗,沒有娛樂設施,百姓也不出來閒逛,徒增麻煩。
客棧前門口,只有一支高高的旗杆上挑著一串燈籠,上面寫著‘悅來客棧’的字樣,在風裡輕輕搖擺。
“咚咚咚!”
這時,房門響起了敲門聲,羅昭雲轉過身,透過走廊的燭光,可以看到門前一個俏麗的倩影。
“沐荷麼?”
“是我,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