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領命!”
錢士雄微微點頭,沒有多說什麼,就聽到傳令旗手在方陣中策馬飛奔,一邊揮旗,一邊高呼著:“將軍有令,正前速行五里,保持陣型!”
“傳令!疾步前行,注意陣型!”錢士雄得到軍令之後,當即下達了本部命令。
左虞侯軍、右虞侯軍、左廂軍、右廂軍等同時開撥了,這些都是先鋒軍的細緻劃分,畢竟人數太多,每一個軍團,還有自己的層層細分,明確將領責任,方便管理,一直控制到每個火隊,這樣組織嚴密,戰鬥力才強大。
大軍徒步小跑,離開軍營,拉來了一定距離,這是為了保住大軍失利情況,可以逐步後退,使陣型不亂,否則就在軍營前打仗,一旦失利,後撤遇到堵塞,就會大亂陣腳了,全線崩潰了。
一炷香的功夫,周羅睺的先鋒軍到位;不一會,屈突通帶領的左軍到位;須臾,魚俱羅統帥的右軍也到位。
隨後,楊素親自坐鎮的中軍也來到了,四軍加在一起,足有八萬多人,都清一色的徒步大軍!
只有楊素軍中,有三千鐵騎,這是關鍵時候使用的殺手鐧。
這次出兵,一輛兵車輜重不帶,連各營騎兵也不見了,只使用步兵來對付突厥人,這是自兩漢魏晉以來,對草原遊牧民族作戰的第一次。
因為自古以來,胡人騎兵太強,移動速度快,來去如風,如果讓數萬鐵騎衝鋒步兵陣,一旦撕破口子,那簡直就是屠殺了,無法攔擋阻截。
所以中原的一些名將、軍事大家、邊疆將軍,都採用戰車、騎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陣法,在陣外四周遍設鹿角、蒺藜等障礙物,反把騎兵留在最裡面以防萬一,這一直是中原軍隊的傳統戰法。
這次楊素放棄了戰車陣型,可謂一次大膽的嘗試了,難怪許多將領都接受不了,都是思想固化,受歷代戰法的影響。
而楊素卻劍走偏鋒,中原軍隊總是重於防守而輕於進攻,就把進攻主動權交給了胡騎,加上胡騎馬上機動速度,來無影,去無蹤,中原大軍很難徹底擊敗對方,都是不疼不癢地還擊,而這次,楊素打算以步兵陣吸引突厥的騎兵,讓他們源源不斷地來圍攻,然後卻以精銳的大隋騎兵反包抄,徹底把突厥軍打痛打殘。
高高的大旗矗立,上面飄舞著“楊”字,大旗之下附近,可見一群鐵騎安靜列陣。
楊素穿著一身金盔金甲,金光閃閃,紅色長袍披風,目光如電開闔,穩如泰山,不怒自威。
在他的周圍是一些武將和幾個心腹謀士,身後面則是數千甲騎具裝,也就是重騎兵,揹負箭袋,斜挎戰弓,手捉橫刀,這是十萬騎兵中最精銳的部隊,負責保護大帥安危,關鍵時候,還能用於破陣殺敵!
八萬大軍靜悄悄的,等候著突厥鐵騎的到來。據斥候探子回報,突厥先鋒大軍,已經不足十里了,以草原鐵騎衝鋒的速度,半柱香不到,就能衝到眼前了。
這時候,有一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所有人的神經都在繃緊,因為隋突大戰,就要來臨了。
喜歡江山爭雄請大家收藏:()江山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