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比賽一開始就陷入了亂戰,對面支配球的是小個控衛以賽亞·坎南,今年的34號新秀,好歹還知道多利用大個子的掩護擋拆,但配合不好而且眼裡只有筐,新秀控衛的通病了。
他的投籃一般,殺籃下個子又太矮,畢竟他雖然身高183,但又不是那個183,所以命中率不高,但偏偏雷霆這邊也抓不住反擊的機會。
雷霆這邊,李聖派上的卻是一個出人意料的“五大陣容”,恩尼斯、羅伯森、字母哥、戈貝爾,以及自由球員戈麥斯。
五個人身高都在兩米上下,都可以將坎南完全罩住,而且除了戈貝爾,腳步還都能勉強跟得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名球員的個人防守都不弱,而且羅伯森、字母哥靠著移動掃蕩似的協防,竟然在並沒有經過多少合練的情況下,打出了不錯的默契效果。
這也是對手進攻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換一個組織能力強一點的過來,或許他們這花架子會很快被戳破,但坎南的傳球鍵好像壞了一樣,除非逼不得已不然都不想把球交出去。
不過可惜的是,好的防守卻沒有換來得分,因為在進攻端這個陣容實在是太捉急了。
李聖直接讓字母哥扮演了控衛角色,讓他來持球決定進攻,但字母哥的表現有點讓人失望。
小強隊當然也沒有多好的防守,不過字母哥對位的卻是一個典型的黑粗硬,喜歡用身體來糾纏,字母哥在他的逼搶下十分難受,一分鐘內就貢獻了兩次失誤、一次犯規。
然後字母哥準備開始叫擋拆,可能是因為同處異鄉,字母哥和戈貝爾一開始的關係相處的不錯,而且內線肯定是需要持球球員配合才能發揮作用。
其實不只是他們,雷霆的四名新秀看起來相處都還行,畢竟都是剛剛進入聯盟,自然而然地就習慣抱團取暖了。
nba這地方同樣講究地頭勢力、資歷、輩分等,新人入隊都是要給球隊老人們服務的,一般也是由老隊員帶領融入球隊,只是後來隨著新秀們薪資越來越高、曝光度越來越高,這種“傳統”漸漸少了。
所以同一屆的新秀大多時候關係都比較不錯,像球迷們爭論非常激烈的“09雙雄”私交就很好,何況還是像他們這樣同一屆又在同一支球隊的。
這就有點兒像是中國古代的同年同科,然後一起去翰林院,關係一般都差不了。
擋拆可以說是籃球比賽的最基礎戰術,一般是內線出來幫持球人擋人,持球人可以選擇空位投籃,可以選擇往籃下突破,也可以在“拆”開之後尋找空位傳球,或是直接回傳出機會的擋拆人。
最經典的擋拆便是猶他爵士當年的“黑白雙煞”,馬龍和斯托克頓的組合,擋拆可謂是他們的大殺器,這個大殺器還包含著擋拆過程中的“just肘一特”、撩陰腿、關節技等手段。
靠著這一招他們十幾年下來在聯盟裡闖下了自己的名號,可惜也因為作孽太多畢生無冠,最後馬龍甚至離開了爵士就為追逐總冠軍都未遂。
而斯托克頓也是在馬龍離開後心灰意冷,“你出賣我的愛,揹著我離開,最後剩下一人的我球打不起來”,然後選擇了退役。
而斯隆教練倒是在之後又找到了德—保羅剋星—隆和布澤爾,又將招牌擋拆打得風生水起,最後是跟德隆鬧了不合,也心灰意冷離開。
“你出賣我的愛,逼著我離開,最後離開了的你也回不到巔峰”,師徒分開後各自失意,當然普遍都認為德隆的毛病大一些,他也算是“活該”。
回到場上,擋拆雖然簡單,誰都能用,但用不用的好,還是要看球員的能力。
就像字母哥和戈貝爾一個擋拆換了防守人,結果字母哥發現面對對方的矮個機動內線他也很難突進去,而要回傳戈貝爾,他也沒有投籃能力,最後被防成了24秒違例。
下一回合再來,這回在李聖的指示下,其他人增加了跑動,字母哥找到了空切如籃下有空位的羅伯森,一個擊地傳球給到位,羅伯森輕鬆暴扣得手,加一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