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九章 對陣魔術

在這半個多月裡,雷霆總共只進行了四場季前賽,最早開始最晚結束,所以中間的間隔比較長,這也有利於李聖進一步試陣容。

在第三場對陣魔術隊的季前賽,他甚至乾脆擺出了塞弗羅沙、羅伯森、杜蘭特、字母哥和伊巴卡的“五鋒”首發陣容,場上五人全都在兩米上下,全都能投三分,也全都能夠輪轉防守。

這其中的防守弱環反倒變成了杜蘭特,不過他單防不差,有羅伯森和字母哥積極和他輪轉換位,對手也沒法針對他突破。

這個陣容逢掩護必換人,而換人的結果就是魔術隊的後衛根本沒法突進去。

魔術隊的首發後場組合是老將尼爾森和阿弗拉羅,兩人個頭都不高,速度也一般,是靠節奏打球的,但擋拆打不起來後,幾波轉移球又沒出機會,至少被防成了兩次二十四秒。

反過頭來,魔術的五號位武切維奇具備著大白軟的特點,腳步慢又防不出來,被杜蘭特擋拆後連射了兩個三分,還放了伊巴卡一次空位三分,可惜沒有命中,但是籃板球又被字母哥衝搶下來,塞弗羅沙底角接球三分命中。

當內線在防不防出去之間猶豫的時候,籃板球就很難有保障了,何況雷霆隊這個陣容衝搶前場板的能力極強,伊巴卡、羅伯森都很擅長籃下卡位頂人幫隊友拿板,也喜歡衝搶前場板。

尤其是羅伯森,他在大學的時候就連續打出過兩雙的資料,很多時候籃板甚至比得分還多,對於籃板的嗅覺十分敏銳。

而魔術想要主打內線進攻也很難打起來,因為雷霆隊一旦形成包夾,就能在區域性靠著身高優勢形成一個封鎖,讓持球者無法將球準確地傳匯出去。

內線進攻核心武切維奇打得也不夠強硬,最終要不就是失誤,要不就是爭球。

等到輪換陣容的時候,李勇自然也相應的改回了常規的打法,不求他們能夠繼續壓制對手,只要能夠維持優勢就行了。

這也並非不能做到,因為他們的輪換陣容其實對應的也是對手的輪換陣容,而雷吉、蘭姆都是適合打亂戰的,正好可以對得上對手的替補。

當然,為了確保球員們都能積極融入,李聖其實還是安排了多打擋拆,這個最簡單的戰術,打過球的都會,碰到防守不好的這招更是很有效。

這樣僵持了沒幾分鐘,李聖又陸續的換回了“主力”陣容。

然後在這種極致的攻防壓迫下,上半場雷霆就領先了魔術20+的得分,而場面上的形勢比比分還要顯得不堪。

魔術隊這幾年一直都是東部穩定送分的魚腩隊,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的進攻有一陣沒一陣,打得不成體系,全靠球員能力;防守端就更是稀爛,這個陣容外線太矮,內線太慢,只要外線進攻活力強一些的球隊們都有可能射死他們。

這場比賽雷霆的三分球就爆發了,塞弗羅沙上半場就命中了三記三分,字母哥也投中了一個,不過有點運氣成分,顛進去的,杜蘭特四中二,伊巴卡三中二。

下半場開始李聖又換回了常規首發的陣容,不過魔術仍然沒有還手之力,第三節雷霆這邊率先發力的卻是雷吉。

作為窮人版威少,雷吉也是以突破為主,最喜歡借掩護突入籃下去戲耍那些轉身追防慢的內線。

這節他效率很高,突破一打一個準,還有一次戲耍格倫戴維斯的精彩轉身拋投,那一瞬間簡直法國跑車附體。

不過李聖很快就把他換下場了,他算是明白為什麼有時候球迷看著某人打得正嗨的時候,教練偏偏喜歡把球員換下場去,有時候確實是有必要的。

就好像雷吉看著進攻打得還不錯,但他在防守端明顯在划水,目的就是為了等快攻衝在最前頭。

而且進攻端也差點陷入他一個人打,其他四個人看的情況。

場上可是還有杜蘭特在的,到底誰是核心?

其實比分差距這麼大,打打默契球也沒什麼,但李聖需要考慮的是球隊練兵的需要,如果說是因為練戰術、練新秀這樣沒問題,但雷吉明顯只是為了給自己刷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