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繼續,杜蘭特這次沒有圖省力直接發牌了,還是回到了常規的打法。
雷霆這個陣容也算是有內有外、攻防兼備,唯一的缺點就是隻有杜蘭特一個人能夠持球。
不過正好讓他打他最喜歡的持球核心位,然後利用個人能力單點爆破,吸引包夾再分球。
奇才這邊沒有能夠單防得住他的人,或者說聯盟其實也少有,就算是比較剋制他的灰熊和馬刺,也不是單靠託尼阿倫他們,還有內線的協防威脅。
畢竟杜蘭特不是庫裡,不會從內線打到外線然後射你一臉,比較喜歡的還是在三分線內,這樣內線的協防比較容易到位。
這種情況下,只需要隊友跟他配合得好,雷霆的進攻節奏當然也能打起來。
李聖在日常的訓練中很注重各種戰術的演練配合,因為有戰術加成的buff,球員們訓練的成效很大,進步飛快,這也讓李聖顯得輕鬆很多。
像現在比賽的時候,只要在場邊打出手勢,球員們就知道接下來該打什麼戰術了。篳趣閣
而伊巴卡、羅伯森和塞弗羅沙其實都是戰術理解不錯的好球員,剩下一個帕金斯也有經驗,知道自己在籃下穩住,需要的時候稍微干擾就好,實在不得已的時候大不了犯規嘛。
基本上,其實只要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做好分內的工作,在一個適配的陣容體系下,每個人都能夠發揮作用,除非是碰到十分小機率的全員狀態差,不然都是能打一打的。
伊巴卡跟杜蘭特也配合了這麼多年,有了默契,勉強也能做箇中轉站,而羅伯森跟字母哥他們三個小夥伴混久了,也會學著多觀察隊友來隨時準備傳球了,只不過他們做不到戈貝爾那樣的二傳,只能稍微轉移一下杜蘭特給過來的球。
如果只靠他們自己的視野,沒法一下子出機會,只能是在杜蘭特先擾亂了對手防線之後才能給到空出來的隊友手上。
而雷霆的進攻陣型也不是固定的,羅伯森跟塞弗羅沙都需要不停地跑位拉扯,杜蘭特在靠著阿里扎單打的同時,也需要觀察隊友的跑位,才能夠在被包夾的時候及時做出應對。
這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杜蘭特雖然不好做到詹姆斯、哈登那樣的持球大核,但他畢竟長得高啊。
像庫裡作為後衛,受身高體型,應對包夾很難受,後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一來是被包得多了練出來了,二來勇士也懂得給他安排幫助。
雖然格林作為二傳手後來屎了……
而杜蘭特現在站在那裡面對阿里扎,都不需要動,就可以直接越過他看到後面的情況。
這個體系有點兒像是遊戲裡的“四一分帶”,杜蘭特利用自己的單點爆破來牽制對手,在單防他的對位球員被打爆的情況下,對手另外四個球員就必須想辦法過來包夾,這樣自然杜蘭特只需要把球傳出去給隊友們,自然就能出現機會了。
阿里扎防守杜蘭特也是很頭疼,只能選擇不斷地對他進行騷擾,還得注意一下尺度,這畢竟是客場,太過緊逼很容易被吹犯規的,尤其是杜蘭特是有前科的。
杜蘭特跟威少、哈登因為連續被雷霆選中,並且一起打進過總決賽,掀起青春風暴而被稱為“三少”,但在國內球迷那邊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叫做“雷霆三哨”,意思就是他們三個都是有哨子待遇的。
這其中威少因為生涯中後期哨子待遇直線下滑,就被一些球迷認為受到了裁判的針對,其實他在雷霆時期的哨子待遇並不差,巔峰時期場均也有十次以上。
後來之所以減少了那麼多,一來是他實力確確實實下降了,突破的威力小了很多,對手也更好防守了,二來自然也是聯盟不捧他了。
對比同樣是突破為主、不善投射的控衛,沃爾不管哪個時期的哨子待遇比他都要差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