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快船的比賽其實讓李聖至少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連勝符”是真的有用,他在場邊的時候就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球隊計程車氣、信心還有冥冥中的氣運,都達到了自己執教以來的新高。
一個很突出的表現就在於,角色球員們更敢打而且能打了。
羅伯森之前的比賽裡是屬於一個偷分型選手,他的三分全看命,當然嘗試投的也不多,一般都是在持球核心吸引防守注意力之後,自己溜底線或是空切接傳球可以直接殺籃下,要麼直接進要麼也能造犯規。
但是今天他不僅命中了兩記三分,面對面隔扣了霍林斯,還貢獻了三個助攻,尤其是有一個殺籃下結果小喬丹補防後直接背傳伊巴卡的底角三分,簡直騷出了水。
可能也是平常看多了戈貝爾、字母哥他們的傳球訓練,就也想自己來一下。
當然,這屬於靈光乍現,很難得有一回,也不可能作為常規手段,但突如其來才讓對手更不好防備。
而雷吉和蘭姆本場也都拿到了兩位數的得分,雷霆全隊七人得分上雙,除了杜蘭特得分也都比較平均,就是因為傳球比較多,都樂於分享球來獲得更好的機會。
對比之下,所謂“古典打法”的快船隊,保羅在的時候球就集中在他的手裡,他下場了球就集中在克勞福德或是格里芬的手裡,其他人除了接球出手都沒多少機會摸球。
所以這種打法是真的合理麼?
人說持球大核廢隊友不是沒原因的,因為是人都知道球員有球在手才能更好地進入狀態,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無球打法,而哪怕是擅長無求的庫裡,你讓他長時間不持球,他的狀態也會下滑。
而且個別人持球打多了,常規賽還好應付,季後賽受到針對的情況下,想要再讓其他人來處理球,其他人哪裡處理得過來?
看後來休斯頓的小強隊,也是在增加了保羅這另外一個持球大核,雙核驅動的時候才發揮了足夠的威力,不然光靠著哈登一個人持球的話,季後賽還是很難走遠。
雖然燈泡也只打到西決,這個之前哈登帶隊也做到了的,但顯然那次他們是毫無勝算,被勇士輕鬆拿下,而後來的燈泡從表現上來說跟當時的宇宙勇是一個級別的球隊,最終也只是搶七惜敗。
所以單核保下限的打法,只要對手不太差其實還是挺有效的,但上限就說不準了。
就連詹姆斯不也需要找另外的持球核心的隊友,韋德啊、歐文啊,副羊總顯然也是清楚這個道理的。
單核打法對個人最大的好處是能夠保證資料,就像保羅今天還算狀態可以,之前12中3,14中5的時候不少,如果單看命中率和分數會覺得稀爛,再看看十幾個助攻而且失誤很少,又會覺得還不錯,串聯球隊做得很好。
串聯的是很好,但李聖看著卻覺得這種圍繞著一個人的戰術跑位實在是沒意思。
隊友們難道就只有等著你來創造機會的實力了,不能自己創造機會?
然後最後失利了還得說是你盡力了,隊友不太行。
難怪快船這年年“航母”,年年季後賽折戟,然後說什麼三號位不行,二號位沒防守,中鋒沒進攻,格里芬關鍵時刻拉跨,好像球都是保羅一個人打九個一樣。
再看看雷霆的杜蘭特,現在顯然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在個人與團隊之間協調的遊走型打法。
這是李聖有意為之,他在安排戰術的時候,都是將杜蘭特當成一個x因素來考慮的,就像遊戲裡四一分帶玩得好殺傷力可是很強的,能讓對手分身乏術、顧頭不顧腚。
杜蘭特也的確是有這個“單帶”的實力,尤其是碰到快船這種三號位不大行的隊,他的威力更能夠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