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指導這時笑道:“誒,我們看到這場比賽雷霆調整了一下首發陣容,把這個名字很長的揚尼斯·安德託孔博啊,還有這個伊恩尼斯、羅伯特森都提上來了,這讓人不得不驚訝啊,這裡面有三個都是今年的新秀……”
“沒錯,而且雷霆這幾名新秀到現在表現都非常出色,李教練調教新秀、培養球員的能力顯然也是出乎意料的。而馬刺這邊呢,首發保持不變……”
兩位解說對於李聖那是不遺餘力的吹捧,不過他們跟那種恰流量的營銷自媒體不一樣的是,他們是真心希望國籃好,所以對於在nba的同胞都十分重視,也飽含著期待。
雖然,有時候這種期待會過量,反倒有可能會引起某些人的逆反。
不過這其實不能完全說是他們的問題,畢竟理智球迷本來就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跟風吹或是跟風黑。
或者應該說,對球迷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精彩的比賽,而不是拿著自己喜歡的球隊或者個人比來比去尋找優越感。
當然,想要做到那樣的理想,在越來越煩躁、好像成為一個情緒的宣洩口的網際網路輿論陣地裡是越來越不可能了。
這場比賽依然還是在雷霆的主場,今天還是禮拜三,工作日,不過比賽開始的時間在晚上八點以後,上了一天班的球迷們還是能夠過來瘋狂一下的。
尤其是在球隊一直表現出色的情況下,他們來看球就是等於來放鬆的。
不過今天這個對手畢竟不同以往,心裡面的擔憂和壓力也是有一些。
而李聖在更衣室的時候還看到幾名新秀這時候似乎都隱隱有些激動,因為他們即將面對的是新科冠軍球隊,而且馬刺隊這賽季隊內冠軍成員基本保留著,所以他們對陣的就是冠軍隊伍。
當然實際上差別還是挺大的,比如說作為內線核心的鄧肯更老了,今年的冠軍似乎掏空了他的心氣,也讓他和波波維奇提前了準備將大旗交到新一代手裡的時間。
這裡是跟李聖前世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前世的時候馬刺搶七錯失總冠軍,鄧肯承諾來年捲土重來,心裡面是憋著一口氣的,所以他這賽季有一種“迴光返照”一般的感覺。
不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鄧肯雖然現在進一步降低了自己的戲份,但他卻也保留了更多的精力在防守端。
為了應付常規賽的賽程,他選擇了減重,這樣讓他的身體負擔小一些,防守端也能跟得上腳步了,但是低位頂防勢必要差一些。
好在還有斯普利特這個搭檔能夠繼續幫他分擔壓力,斯普利特有噸位,內線能頂人,鄧肯則可以隨時協防干擾——本身最巔峰時期石佛也不是以頂防著稱,而是出色的協防和補防能力,只要搭配一個合適的藍領就能讓禁區固若金湯。
除非碰到大鯊魚這種核武器……
當然,今天面對的雷霆也不是主打內線的球隊,所以鄧肯的防守壓力會減輕一些。
而外線的話,他們有格林和倫納德這“雙鬼”可以鎖住對手外線進攻核心,這其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內線的防守壓力。
防守從來不是單單某個球員或是單單內線、外線某個位置的事情,在比賽中防守是一個整體性的事情,就好像如果外線防守太差,輕易就讓對手的外線突破禁區,那對於內線的防守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這就好像後來的爵士,作為最佳防守球員的戈貝爾屢屢被軍訓,但很少有人會深究爵士隊為什麼總是能夠讓對手找到錯位的機會,這肯定跟外線球員繞掩護、追防等方面的疏忽是有很大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