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參與任何事,而且常明和宏覺也都是方外之士。在應天周圍找個地方冒起來多好。一來可以好好休息。二來,可以瞬間收收徒弟,賺錢點。準備朱元璋一統天下之後,在從建三教堂。
現在可好,本來我們就鬧心的要命,常明還要趟渾水。
我心裡雖然埋怨著常明不過臉上並沒有表露出來。
“快!纖五匹馬過來。”
常明連忙說道:“三批馬就夠了。”說著常明橫了一眼張峰和王迢。繼續說道:“讓他倆跟在大軍後面就行。”
常明的話,這給王迢氣的。
在古代最講究的就是身份。張峰和王迢本身就很讓常明生氣,要不是張峰和王迢是投靠我的。常明早就攆走了。更不可能和常明一樣,並排騎馬。
王迢很是生氣,不過被張峰攔下。而我也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朝著張峰和王迢二人,輕微的搖了搖頭。然後示意,叫他們跟在大軍裡,不要距離我太遠。
不一會的功夫,湯和派了三個士兵,纖了三批馬過來。
湯和跟我們三個人客氣了一下,在士兵的攙扶下,我們都騎上了馬。
這回可好了。我們從哪裡來,又怎麼犯了回去。
正是因為我們幾個人的加入,又趕上常明是一個話匣子,所以行軍的速度緩慢了許多。
這一路上常明不斷的和湯和聊著。我雖然沒有說話,不過一直在旁邊聽著。
紅巾軍這邊,原本就是各懷鬼胎。朱元璋的義父郭子興拿下了金陵,改名應天。準備以應天為中心,積蓄反抗大元。誰知道郭子興沒有多久,就病死了。
當然要選擇一個頭頭,繼續領導著剩下的人。
而這個人自然就是朱元璋。所以朱元璋也從少將軍變成了主公。
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在長江下游的兩股勢力,也悄然出擊。
第一位就是陳友諒,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陳漢,公開和朱元璋叫號。
而在長江下游的張士誠也趁勢進攻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在最近的時間裡,一直與張士誠交戰。
九江城是長江中上游的戰略要地。所以只能安排朱元璋最信任的、最有能力的人駐守。這個人自然是徐達。原本徐達和朱元璋都商量好了。朱元璋命徐達守住九江城、朱元璋則是帶兵帶將去戰滅張士誠。就算是陳友諒偷襲九江、只要徐達死守。那時候朱元璋帶兵調回,就可以兩頭攻擊陳友諒。
誰都沒有想到,陳友諒三天行軍三十餘里。閃電戰,快速的奪下九江城。這是讓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
朱元璋這邊沒有雖然打退了張士誠。不過並沒有完全打敗張士誠。
現在九江成為了陳友諒的勢力,那現在朱元璋就變成了兩面受敵的局面。
所以這一次朱元璋也急了。趁著談判可以暫時先安撫張士誠。所以朱元璋這才派遣湯和作為先頭部隊,趕往長江下游湖口。
朱元璋這是打算要奪回九江城,與陳友諒決一死戰。
跟著大部隊在一起,就沒有我們五個人單獨行走的累。
常明這個話匣子一開啟就關不上。湯和還非常喜歡和常明聊天。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沒有五天的時間,我們就返回到了湖口。
在大江邊上,清楚的看到了一個營地。
湯和的隊伍快要到湖口的時候,就已經派出了先遣兵去送信。
在營地的大門外,徐達等人早就等待著湯和。
“湯將軍!辛苦了。”
“徐將軍!我來晚了,讓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