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兒房裡笑容和煦的大太太,出了芙蓉閣的大門,立馬臉色陰沉,她吩咐丫環綠橋先去明然堂,告訴鄒夫子自己有事需要拜訪,然後帶著貼身的邢嬤嬤,急步回墨竹堂更衣。
半個時辰後,明然堂裡,大太太和鄒夫子已經各自喝完了一杯茶,青梅續了茶水,鄒夫子使了個眼色,青梅悄悄的退了出去,把門掩上,自己守在門外。
鄒夫子能來林家,眾人都知道是大太太出面,親自請來的,鄒夫子在林家的一應生活起居,也一直是大太太派人打理,二人關係也算捻熟,因此在彼此心照不宣的問候了一番身體和天氣後,大太太道明瞭來意:
“夫子,三府裡的巧曼侄女多日不曾來家學讀書,說是病了,不知是何病症?”
昨日幾個學生告假,鄒夫子自然知道她們今日去探望林巧曼的事情,所以適才青梅對她說大太太要來拜訪時,她就知道大太太定是起了疑心,而且一定是大小姐林依涵發現了端倪並且告訴了自己的母親,她的這個學生可是個心思玲瓏的,林巧蔓在她面前根本就躲不過去。
不過鄒夫子當林巧蔓歸家時曾答應,只要林巧蔓不再出現在家學,就不會揭穿她,所以鄒夫子聽了大太太的話,微微一笑,側身把茶杯放在桌上,朱唇輕啟:
“太太,女孩家的,養的嬌貴,偶有不適也是正常,所以我當日並未追問過病因。另外巧曼既然身體不適,若是再來大房的家學讀書,來回奔波必然辛苦,就請三房為巧曼另擇賢師,不必再來明然堂了。”這就是說,鄒夫子拒絕透露到底為何時逐林巧蔓出家學,同時也拒絕再教授林巧曼。
鄒夫子白淨緊緻的脖頸旁微微晃動的和田玉耳環,在窗外射進的陽光照射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大太太看的有些失神,當日她第一次去鄒夫子府上請師的時候,就曾被鄒夫子的美貌驚到。
大太太原以為眾人口中德才兼備、堪為女子楷模的鄒夫子大概也就是一個刻板嚴厲的中年婦人,沒想到卻是一個難得一見的美人,而且幾年過去了,鄒夫子的相貌似乎無任何變化,歲月的流逝只是讓這個美貌女人的眼睛裡又多了幾分韻味,而她那雖然微笑著卻略顯冷情的面龐依然美的驚心動魄。
大太太回過神來,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告辭離去,鄒夫子送大太太到門口就折身返回,讓青梅收拾行李,五日後老太太大壽,她給幾個女學生放了兩日假,自己也可趁此機會回去探望父母和公婆。
這許多年來,她但凡出明然堂回自己家,都是在明然堂門口就坐上轎子離開,從不在林府別的地方多行一步。
明然堂是女學,自是不許府中男子輕易接近,鄒夫子又從不參加林家的任何宴會,所以林府的人,除了大太太和幾位小姐,見過鄒夫子的也就是幾位小姐貼身伺候的丫環。
大太太在初次見過鄒夫子後,曾向老太太說起鄒夫子相貌奇美,老太太原本有些擔心,想著鄒夫子乃是一個寡居之人,而林家男丁眾多,怕是會有所不便,可是後來發現,鄒夫子行事極其規矩,甚至到了嚴苛的地步,在林家從不出明然堂,也從不和幾位小姐之外的任何人來往,連老太太的福壽堂也不曾到訪過,林家的大小宴會她從不參加,出了林家就是回婆家或者父母家,而且到自己家也是轎子直接抬進內院,所以多年來,江陵城中鄒夫子雖然素有賢名,卻鮮有人知道她的美貌。幾年下來,老太太早放下了心,反而敬佩之心日增。
且說大太太回了墨竹堂,心裡計量許久,還是放心不下,今日,鄒夫子雖然不肯說出林巧蔓做了什麼下作事情被逐出家學,但也等於承認了林巧蔓是因犯錯被逐的,能到這個地步,林巧蔓必是犯了大錯,而能讓鄒夫子出手嚴懲的錯誤,必然是發生在明然堂,雖然大夫人到現在也不知道具體原因,心裡卻還是決定聽從鄒夫子的建議,不許林巧蔓再來大房的家學,以免生出別的事端。
而三府的林巧蔓母女,自是不知道這些,依然在想著等老太太壽辰那日,定要討了老太太歡心,只要老太太允許林巧蔓“病癒歸學”,已經答應保密的鄒夫子也沒有理由阻攔。
說起來,林巧蔓對於上家學並沒有多熱心,之所以去,次要原因是在家學裡,可以多知道些大房二房的訊息,以便告訴自己的母親。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大房的家學讀書,林巧蔓就多了機會去接近老太太,而老太太常和江陵城中的那些老太君和貴婦人來往,林巧蔓就多了些機會認識這些貴人,不然,憑著三房的人脈和地位,林巧蔓和呂氏是沒機會接近這些貴人的。
在這個年代,女子要嫁個好人家,靠的就是家世和品貌,還有長輩的寵愛,三房地位自是比大房差了許多,林巧蔓也是相貌普通,所以呂氏母女雖然嫉恨大房,但是仍一心想討好大房的老太太,希望能透過老太太釣得一個金龜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次,呂氏幫著林巧蔓精心繡了一副花開富貴圖,希望既能討了老太太歡心,趁機“病癒”歸學,也能讓林巧蔓的繡工和“孝心”趁機展現在那些貴婦面前。
在老太太壽辰的前一日,大太太在安排好了第二天內院的一應事物之後,就去了福壽堂,詳細向老太太說明了明日都有那些人家的女眷會來賀壽,以及宴席的安排,老太太自是放心大太太做事,只是囑咐府裡幾位姑娘明日也要宴會參加,要大太太安排人細心照料,大太太笑著說:
“母親放心,媳婦知道您疼愛這幾個丫頭,早早的就讓仙衣閣來量了尺寸,前日衣物就已經送來了,而在玉妝閣定做的首飾今日也都送來了,定把幾個丫頭打扮的體體面面,給你老長臉。”老太太笑著說:
“人老了,就喜歡看見這些花朵似的孩子打扮的好看,二丫頭和彤丫頭的衣飾你可看過了?”二小姐林依穎已經行過及笄禮,大小姐林依涵明春出嫁,老太太眼下要操心的事情中,頂重要的一件就是給林依穎相看夫婿,而這次的壽宴就是一個機會。
雖然二老爺不是老太太親生的,可是他一向待老太太恭敬孝順,林依穎的母親裴氏又性子怯懦,主不得事,所以老太太不得不對林依穎的婚事多上心,既是林家的孫女,叫了她祖母,她就有義務為孫女的前程操心,何況孫女們嫁的好壞,也關乎著林家的臉面和未來。
而林雨桐是來林家居住的表姑娘,是否得了和林家姑娘同樣的待遇,一樣是老太太關心的事情。大太太自然明白老太太想什麼,回道:
“母親放心,幾個孩子各自的衣物首飾,雖然顏色款式是她們自己挑的,各有不同,但是都是在仙衣閣和玉妝閣定做的,所花費的銀兩都是差不多的,二丫頭的衣物首飾我幫著挑了些顏色鮮亮的,而且已經安排了手藝好的婆子明日給二丫頭梳妝。”老太太聽了,放了心,又叫鄭嬤嬤從庫房取了一支紫雲寶石步搖,派小丫鬟送到林依穎的院子裡去。
喜歡愛在煙雨樓臺間請大家收藏:()愛在煙雨樓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