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軍中機密。”馮暮修盯著他。
胡錦文捂著腦袋蹲下。
幾個都是自小玩兒到大,手舞大刀騎著僕從廝殺不知道多少次,也從三郎處知道軍中這條鐵律。
軍中機密,洩密者殺無赦。
有洩密的機會也不行。
這上了賊船了不是?
王文遠沉吟:“還別說,咱們幾個真就適合。”
胡錦文弱弱問:“怎麼說?”
“身上都沒有軍中的氣勢,除了三郎有一些。”王文遠見馮暮修要惱,趕緊改口,又道,“老胡一看就是文臣家的子弟,我也頗有才學,風華文武雙全,咱們幾個年紀又不大,到那邊怎麼都不會像是細作,三姐姐氣勢太強,又是名震南夷,難免會讓人多心。”
馮暮修眼中一亮:“就是這個理兒。”
胡錦文想了想,索性坐到船沿子上:“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咱們四個,總歸比諸葛亮還多點兒呢,幹了!”
“嗯。”陳風華重重點頭。
馮暮修咧嘴笑開,扭頭看向岸邊。
岸邊稍遠處,馮雲舉著長鏡,長鏡中那艘船遠遠的去了。
沒有嘈雜聲也沒有人從船上跳下來,似乎三郎和那幾個說了幾句,那幾個就跟著去了。
少年郎的性情,她真是羨慕。
南夷軍中不少人見過她,若是她入南夷,確是危險重重,只是和善傳來的訊息說南夷的監國出征,南夷內無首,正是小公主的機會,她才想要親自過去,若後方不穩,南夷大機率會撤軍,也就不會有可能和蠻族合兵一處。
只是她去了南夷,鎮南軍就只能以守為攻。
對玉門縣潼關那邊的幫襯會小上許多。
卻沒想到三郎主動替她承了。
若是他們幾個同去,還真是比她要輕松的多。
馮清那一世,三郎沒有了鎮國公府的幫襯卻還是做到了七品校尉,除卻武藝勇武定然還有旁的,這回她只能期望馮清沒有騙她,三郎他身上有著家中上下都不知道的機敏。
馮雲放下長鏡,躍下小山坡,山坡下面是靜靜等候的一百八十八騎騎兵。
馮雲上馬,馬蹄下塵土揚起。
前面的宛城城樓赫然在目。
……
近乎二百的騎兵轟然進入,宛城內驚了。
但很快發現這夥兵馬不傷民居,不動百姓,吃喝什麼的都給錢,更驚了。
附近街面上穿著異族衣裳的人低聲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