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37 章 胤礽想逆天

第 37 章 胤礽想逆天

對老四, 胤礽打心底犯怵。他很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有闖勁、敢拼搏,勝在膽量驚人, 但缺乏耐心和韌性。而老四, 就是以耐心和韌性見長,人稱拗老四。

兄弟中, 論起執著無人能出其右。

而且胤禛在很多方面並不比自己差,他唯一能拿出來壓住老四的就是眼界貌似更長遠一些,或者說,他自認為格局更大一些。比如在旗人生計問題上,老四多次提出讓漢軍旗出旗為民把省下的銀錢用於給那些滿蒙八旗餘丁發放養育銀的法子,但他卻覺得大量讓漢軍旗出旗為民會為長久穩定埋下隱患。

應該反其道而行, 擴充旗人,接收更多受益者, 讓更多漢人成為旗人, 縱然一時財政吃緊,但是會讓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等擴充旗人進行得差不多,穩定下來,接著進行下一步,將選不上披甲的餘丁分戶出去。餘丁可保留一代旗人生分, 他們既可以透過娶民戶中富貴人家的女兒靠媳婦嫁妝暫且維持生計, 生下的兒子如果能夠選上披甲自然順承旗人身份, 選不上則為民戶,又可以自請出旗為民謀生。

如此, 在旗人內部形成了良性競爭和淘汰掉不合格的旗丁,能夠保持旗兵的戰鬥力。也不至於讓朝廷耗費大量銀錢在沒有戰鬥力的旗丁上。

不過在爭奪皇位時,他這點算是缺陷, 目前朝中主要是滿人佔據絕對優勢,皇阿瑪雖然重視漢臣,但漢臣還沒有形成勢力,完全無法和滿人派系爭鬥。

所以他二廢之後,別看每每有漢臣請求再次複立他,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他們對朝堂的影響微乎其微。

大清的朝廷,說白了還是滿人的朝廷,不是天下人的朝廷,這樣的朝廷終究不能長治久安。只怕逃不過三百年改朝換代的怪圈。胤礽看出了這一點,當他監國期間試圖做出改變,不過下場也是相當慘烈,一廢太子未必沒有這個原因。

權術,他會玩弄,政治投機,他也會。但是看到大清最大弊端的他很清楚,別人能做,只要他是太子就不能為了穩固自己的利益而眼睜睜看著那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而毀掉大清的根基。不然就算登基成為皇帝,還是一個被人操縱的傀儡,只能聽見看見他們想讓自己看見的東西,或者為了他們這群少數人的利益而竊取天下人的利益。

都說大清的根基是滿洲八旗,最後的底牌是還在東北的那些野人女真,所以朝廷封山,就是怕湧入太多人,破壞了環境讓那些靠著漁獵人參的部族失去謀生的手段,朝廷少了一支不用花錢供養的兵丁。但胤礽很清楚,他們錯了,大清的根基並不是滿洲八旗,踏入中原,坐穩江山,那麼作為統治者預設承襲的就是漢高祖當年定下的約法三章。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廢除前朝法令;諸吏民皆安定不動。

大清,在三條皆沒有遵守的情況下初步坐穩了江山,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更多的原因卻是因為對手太菜。更是湊巧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日後還會那麼順利嗎?

對此,胤礽心存疑惑。

運氣不會一直只佔在一邊,運氣就好像蹺蹺板上的滾球一樣,一會兒在這頭,一會又滾到了那頭。

所以,人應該未雨綢繆,正確的大基調比什麼都重要,哪怕被廢兩次,他還是覺得大清要想長長久久,就不能圈地自萌。必須讓更多的漢人乃至其他民族享受到旗人待遇,如此,才能讓整個國家最優秀的一批忠誠於朝廷。

這一回,他還是不會變。如果只是為了那個太子的位置就改變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不肯也不屑做的事,他還是他嗎?重生一次又有什麼意義?

想到這,胤礽的眼神堅定了起來,彷彿利劍一般直刺胤禛眼底,隨即鋒芒收去,笑道:“這個鬼天氣還勞煩你來看我。”

心裡卻在問系統:“老四符合個性人物素材的條件嗎?”

對老四,他還是相當瞭解的,資訊卡填寫完全沒有難度,甚至都不需要仔細觀察,揮筆就是。

系統滴滴滴響了一會兒,回答:“當前人物符合個性人物,可收集其素材。”

緊接著,它察覺到宿主的意思,知道他又要爭太子之位了,忙說:“如果你想丟擲天花防治來幫助自己的冊封大典順利進行,勸你還是打消這個主意。正常情況天花防治方子會極其容易傳播出去,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天道根本不會容許你把方子傳出去,傳播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坎坷。你就死心吧,天道是不會允許鬼當太子的。”

宿主要去當太子,還會碼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