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19 章 所謂海量

第 119 章 所謂海量

119、所謂海量

胤礽卻沒有李鍇那種擔憂, 他雖不是太子卻還是大清皇子,更是大清的一份子,不可能坐視不管。聽到戴梓尚且能用, 先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想到對方的年齡,到底不放心。

“我記得戴梓是在我出生那年向康親王進獻的連珠火銃, 他現在已經年過六十了吧!”六十歲,可不小了,人老了不說別的,精力首先就不足。能夠勝任那麼要緊的任務嗎?要知道當初準噶爾的火器就讓將士吃足了苦頭,若非策妄阿拉布坦背刺噶爾丹,他們能不能慘勝還未可知, 多年過去,胤礽十分清楚, 八旗勁旅是一點教訓都沒吃, 火器還是以前那個鬼樣子,也就戴梓的子母炮能拿來唬一唬人。

眼見又要烽煙再起,地點還很有可能發生在藏區,胤礽如何不心急擔憂?去那的路,可比去西域的路更難走。

“殿下記得不錯, 正好六十, 之前我寫信恭賀他六十大壽, 正好藉著遼東那邊莊子送租子回來帶了他的回信,說他生日那天吃了一整隻雞呢。”李鍇笑道, 他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後,即便後來離了那裡,家族在那根深蒂固, 和遼東通訊還算頻繁。

接著,他正色道:“就是殿下不說,我也要同你推薦一人。”

李鍇起身,須臾,拿來一封信,從中抽出一頁詩箋來,字跡力透紙背。

“殿下請看。”

胤礽知道投遞詩作是推薦人才的常用手段,笑著接過,只一句就變了臉色,鄭重地一字一句細細品讀起來,到最後,臉色已經有些難看。

“詩好,人也好。”

他的視線沒有從詩上挪開,對於他而言,詩固然寫得好,但所寫的內容卻讓他看到大清的潛在危機——流民。關東之地,土地豐腴肥沃,但正常而言從來不是饑民的首選,太冷了,一個取暖成本就遠超饑民的承受能力。但他們卻去了,即使朝廷嚴禁,仍然有一批批災民前往,只能說明,他們已經到了無處可去的境地,只能冒死一搏。

龍沙風雪道,資斧怯前程。

忍見流亡像,哀聞乞命聲。

饑寒方切己,胞與複關情。

我欲將圖繪,風塵隔帝京。摘自戴亨詩作)

好一句風塵隔帝京,此人敢想敢寫,就沖這份才華和膽量,也足以站在朝堂之上。胤礽又看完一遍詩作,問道:“何人所寫?”

李鍇就知道胤礽會惜才,同時,心裡也確認太子看上去似乎已經沒有鬥志,但心氣還在。便笑道:“戴梓的三子戴亨,有名的神童,聽聞不但詩文寫得好,在數術火器上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傳言,千以內的加減乘數不用算盤,心算片刻就能得出答案,分毫不差。”

接著,他接著說道:“除了戴亨,其他三子戴京、戴亮、戴高均是有才之士,父子五人,定不會辜負殿下所託。”

戴梓是他的忘年交,且大家同是漢軍旗,關鍵時候幫扶一把也是增加他們漢軍旗的話語權。想到這,他忍不住又多加了一句:“殿下,戴梓心沐皇恩久已。”

胤礽這才下定決心,有能力有傳承且對皇家對朝廷沒有怨言,最重要的是,大清的火器已經到了不得不變革的時候了。

“我知曉了。”

胤礽點了點頭,看了看未哥兒便帶著滿腹心事回宮了。

路上,毓夏還算沉靜,頗有幾分不自在。畢竟在南城,不像內城街面上時不時就有普通旗人女孩採買家用,在這裡一個旗裝打扮的大姑娘在街上騎馬還是挺惹眼的。若非胤礽那派頭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恐怕早有混混過來搭訕了,不過那種眼神也讓毓夏十分難受。

李鍇住的地方在南城也算是官宦富戶的片區,等閑沒有正經人家的年輕姑娘出門閑逛,就是出門,人家也是坐轎,更不用說像毓夏那樣高坐馬上,敞著個臉露出嬌美的面龐來。

啐,指不定就是一個妾,正經人家的姑娘哪個會這般穿街過市?

雖然毓夏身上衣著華貴,但還是接收到不少鄙視或者暗含其他含義的眼神,讓她不自在極了,不由驅馬靠近正想心事的胤礽,怯生生喊了一聲:“阿瑪!”

胤礽出了李鍇家,心裡卻一直不平靜,想著如果藏區在策妄阿拉布坦的幹涉下起烽火大清該如何應對,如果破解對方的火器和地勢優勢。猛不丁被女兒喊了一聲,扭頭一看,只見她臉上露出少見的怯色來,不由來了氣:“誰給你氣受了?”

他的姑娘可以說是大清最高貴的姑娘之一,誰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給她氣受?是桓若?還是李鍇家哪個不長眼的下人?胤礽順著毓夏的眼神看去,只見路人眼裡的鄙視之色,略想了想,明白過來。

時下很多人喜歡娶幼女為妾,想必是被誤會了,雖然知道,心裡卻也氣悶,只恨不得生撕了那些不長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