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52 章 胤禟讀存稿3

第 152 章 胤禟讀存稿3

152、胤禟讀存稿3

讀到這裡, 胤禟對胤礽的看法完全來了一個驚天大逆轉。兄弟當中,似乎只有太子二哥才有這種格局,他是真正把天下大局融入了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

可惜, 皇阿瑪似乎也感受到了威脅, 廢了二哥,如今想要複立, 卻也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不說二哥難受,他們也難受。

太子一天不定,局勢一天就不會穩下來。

他在莊子上都聽說十四開始上躥下跳,只是十四年齡小,沒經過啥事,以至於像個跳梁小醜一般。但是也不能因此忽視十四, 他是菜,但這種菜是經驗不足造成的, 並不是他本人真的菜。如果單論學問和武藝, 十四絕對能排在前頭,到外頭,能不能中舉不敢說,畢竟他們學得更雜一些,考官不見得會欣賞十四的文風, 但是中個秀才輕輕鬆鬆。

只要有時間沉澱, 十四絕對能夠成長起來, 實力或許不會比八哥差多少。畢竟實在在武功一塊頗有幾分天賦,要不是年齡小, 幾乎和大哥不相上下。

希望皇阿瑪趕緊確定下來吧!太子之位空懸太久不管對誰都不是好事,八哥現在貌似沒有了爭那個位置的意思,但是一直懸而不決, 就算八哥想抵制誘惑,周圍人也不會允許。太子不在位置上,看上去那個位置就是最容易獲得的階段,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就不好說了。

趁他病要他命,才是人們最普遍的觀念。

想了一回,冊封太子不是自己能說得上的話,多想無用,正好胤礽又寫完一頁,趕緊湊上去繼續看。就這麼著,胤礽寫一頁,他看一頁,不知不覺竟然熬了一夜。

想當然,胤礽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姿勢碼字,或是坐或是立,總之,不至於讓自己過於僵硬。其實他這麼做完全是多此一舉,他是怨魂,會疲憊,但遠不如常人那麼容易感到疲憊,也就是說他的感受值只有常人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最主要的是他的身體始終保持在最健康的狀態。

但胤禟就有點遭受不住了,若非看得入神,恐怕這會子已經癱了。

他善於騎馬,甚至打獵也不錯,放在普通人當中也算一個運動男,但是運動量再大的人受不了就那麼兩三個動作維持一夜。累是其次,主要是會僵。

他的腿腳現在就很僵硬,感覺走路膝蓋都不會打彎了。

不過接下來的劇情真的非常精彩,張英致仕之後,張廷玉不說如魚得水,至少混得也相當不錯。這時候,他似乎已經忘記了初衷,想的只是往上爬,身居高位。不止是他的需要,家族也需要一個人爬上去,父親提早致仕就是為了把他捧上去,他不能辜負父母的期待。

胤禟似乎看到了此時的張廷玉雖然風光,但他身上已經沾染了太多的東西,讓他慢慢失去了之前的奪目光彩。但人的轉變往往只在一瞬間,從天堂到地獄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康熙四十八年,張母驟然離世,沒兩個月,張英也緊隨而去,打了張廷玉一個措手不及。張英雖然致仕,卻是張家的頂樑柱,他走了,張家不至於解散但隱形的勢力去了大半是真的。加上正好趕上廢太子,就是一向看重張廷玉的皇上顧不上一個臣子的喪事。

對比母親去世時盛大的葬禮,張英葬禮上多半是禮到人未到。生為人子,想讓自己父親風風光光走都沒能做到,好在,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名義上的李相前來,讓張英的喪禮顯得不是那麼悽涼。

“你父親這個時候去,對你不是一件壞事,這個時候越低調越好。”李光地勸慰道,“作為一個父親,他做到了一個父親能做的一切。”

李光地安慰的話在書裡尚且不覺得有什麼,說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大實話。不是親近的人絕對不會說出來,由此顯示出了李光地是真心關心張廷玉這個後輩。

可是書外人胤禟就無比震驚了,張大嘴,看向他二哥。廢太子一事就是他都不敢輕易說出口,就這麼被他二哥輕描淡寫的在書中以李光地口吻說了出來。甚至,他還點名那時低調為主的好處。

這書,能拿出去賣嗎?會不會被皇阿瑪禁掉呀!

他二哥可真是一個絕世狠人,等於是當著天下人的面揭自己傷疤啊!

因為接下來的內容過於吸引人,他震驚過後很快投入到接下來的劇情當中。在李光地的幫助下,張英喪禮倒是辦得分毫不錯,別人見李相來了,那些漢人官員也願意給他賣好,送殯時都去了。然而,張廷玉卻陷入了深深地自我譴責當中,他怕丁憂之後朝廷上沒有自己的位置,也怕自己庸碌一生讓父親的苦心白費了。

李光地看在眼中,在張廷玉即將離京回鄉守孝的前一夜再度找到他。

“我覺得你領會錯了張兄的意思。”李光地開門見山一句話讓張廷玉愣住,不解他的意思,呆呆地回望過去。

“張兄一直對你期待頗高,但絕對不是期待你做高官,而是希望你能光耀門楣。”李光地繼續說道,“記得你小時候勵志要探詢出來什麼肥料能讓莊稼增産,為什麼不繼續研究下去?我相信你一定能研究出來,屆時,就是張兄在地下也會以你為榮,整個張氏一族都會因為你留名千古。”

李光地嘆息了一聲,可以說他是看著張廷玉長大的,親眼看著這個小少年星子一般的眼睛漸漸被官場蒙上了一層灰塵。不忍讓他繼續這麼渾渾噩噩喪失本我,遂自爆了短處:“其實我也有所發現。”

說到這裡,他老臉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