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50 章 胤禟讀存稿1

第 150 章 胤禟讀存稿1

150、胤禟讀存稿1

胤礽捏了捏酸脹的手指, 不得不說,看到老九豐富的表情後,他的創作慾望升騰地最高了。或許, 這就是身為作者的惡趣味, 喜歡看到讀者因為劇情而各種糾結。

“好了,少說廢話, 當我看不出來你想偷懶。趕緊磨墨,別跟不上我的速度。”

胤礽嘴角微微上翹,寫字速度趕超磨墨速度的他可是頭一份,嗯,至少他沒見過寫字比自己更快的人了。他的速度,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快, 而是那300萬字小說給鍛煉出來的,現在換成速記法, 速度更快了。大腦高速運轉下, 一小時就算達不到6000字,也有4500字了。

胤禟又磨了一會兒墨,發現太子二哥完全沉浸在寫作中,似乎將自己徹底忽視了,忙給貼身太監金豆子使了個眼色。後者輕手輕腳, 很是自然地接過了磨墨的工作。論起磨墨, 他可比自家主子爺強出了百倍, 想當然,他家主子爺磨出來的墨不是不能看, 畢竟磨墨是讀書人必須掌握的一門手藝,但論如何磨得又快又省力上,他家主子爺就遠不及他了。

這方面, 他們下人可是專門做過研究的,誰都有幾個小竅門,連主子都不會告訴。

胤礽完全沒有察覺到換人了,不過就是察覺到了也不會太在意,他壓根也沒指望老九能一直給自己磨墨,不現實。此時的他,運筆如飛,很快,t手邊就有一沓子新稿件。胤禟心裡牽掛著他二哥到底要怎麼寫李光地和張廷玉的不倫之戀,悄手悄腳抽稿子讀。

他對速記法還沒有那麼熟,看得比較慢,一頁五百字的內容差不多要看個十分鐘甚至一刻鐘,速度還趕不上胤礽寫的速度。他看的功夫,胤礽能寫兩頁,因此,不管他怎麼抽紙,都沒顯得那沓新鮮的手稿有變少。不過慢慢地,隨著劇情的故事性越來越強,胤禟沒有發覺他看的速度慢慢變快了。

小張廷玉和李光地有了一年之約,這一年住在莊子上每天找農人研究種地,想當然,也沒弄出什麼名堂來,鬧出了許多笑話不說,頂多就是把農人掌握的種地常識給記在了肚子裡。但對於讓穀物增産上卻一無所獲,不過他卻絲毫沒有放棄自己目標的意思。

“都說雷雨生莊稼,我覺得肯定是一種味道有關,雷雨天後會有一股味道,和臭雞蛋中的一種味道類似,接下來我研究下臭雞蛋,肯定能找到原因的。”

噗嗤,胤禟看到這裡笑出來聲,旋即趕緊朝胤礽看去,發現他彷彿沒有聽見,依然在專心寫書,才放下心來繼續往下看。

此時的李光地宛如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並沒有急於否認小張廷玉的發現,而是給予了認同。

“看來你的嗅覺很靈敏,觀察也很仔細。”李光地含笑,“需知觀察一個人也不能忽視這一點細微之處。”

他的話倒是讓小張廷玉愣住,不禁問道:“觀察人還聞氣味嗎?”

李光地點頭:“當然,人是會說謊的,可是他身上的一些特徵不會說謊。比如長期跑海的人以及倭寇,他們身上會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海腥味,甚至有些人的頭發上還會沾有幹結的鹽晶。如果在沿海附近的縣城,有這樣的人像你打聽訊息必你當如何?”

他出生於福建,小時候全家都遭遇過山賊,加上那邊有倭寇問題,讓他格外注意自身安全問題。

小張廷玉的思緒徹底被李光地吸引走:“這樣的話……應該是先應付過去,然後趕緊去縣衙告訴縣令大人吧!”

李光地不可置否,只是微笑著搖頭:“你要學的還有很多,獨木難支,學問也是一樣,你想研究出一個能夠增産的東西來是好事,但是目前的你所掌握的知識以及你的見識不足以支撐你研究出來它。”

張廷玉打小就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自然明白了李光地的意思,想了一會,點頭道:“我明白了,我先回家好生讀書。但我不會忘記我的夙願!”

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在回家後果然開始刻苦讀書,讓張英差點對李光地感恩戴德。他的次子自小古靈精怪,偏生所有子女中唯有他最有讀書天賦,讓他棄之不得。如今好了,知道上進讀書了,只讓他老淚縱橫。

看到這裡,胤禟眼中露出迷茫之色來,怎麼看兩人都不像會發展出不倫之戀的樣子,頂多就是師生情誼嘛!不過李光地有那麼好嗎?

回想起記憶中的老滑頭模樣,胤禟呲了呲牙,不像,不像啊!

小說裡的李光地怎麼看都是一個合格的教育家,溫和而有遠見,會勸導。現實中的李光地雖然也溫和也會勸導,但可是一門心思當官的人,可沒有那麼高尚去幫別人教育兒子。等等,說不定也會,他可是很會推薦官員的,施琅不就是他推薦上來的?

只想幾秒鐘,他繼續往後看去,小張廷玉果然是讀書種子,只要他肯努力,沒用多久學問就超過了哥哥,成為張英口中的佳兒。不過他卻一直沒有忘卻自己的研究,沒逢打雷下雨時就仔細辨別空氣中的味道,並且喜歡一切臭味的東西,他深覺,一定存在某種東西能夠讓莊稼快速生長,長得更健壯,産量也更高,只是它藏於臭味當中。

為此,甚至傳出了張廷玉喜臭的傳聞來。

胤禟呲呲牙,繼續往後看,張英回鄉葬父數年,小張廷玉自然也跟著一起回了老家,閑下來的張英親自教導,學問一日千裡。很快,就到了成婚的年齡,家裡給定下了母親姚氏的族侄女,成婚後兩人舉案齊眉,沒多久就一連生下四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