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 章 不一樣的父子關系……
177、不一樣的父子關系
和王掞等人說完, 胤礽一想到明天要上朝議政就頭疼起來,倒不是不想早起,不說他早就適應了那個點。而是在於他怕自己忍不住參與進去, 幾十年養成的習慣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第一時間去分析想方法解決朝政問題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
皇阿瑪或許就是這個打算,正想著, 梁九功過來說皇上傳喚,只能收拾好心情去見康熙。
見到胤礽,康熙立刻吹鬍子瞪眼,沒個好臉色:“跟我去太廟,給你瑪嬤請罪去!”
“是兒子的不是。”胤礽苦笑,自然, 比起只是面子情的太後,他還是更偏向於自己的親瑪嬤, 雖然從來沒有見過, 但在康熙的灌輸下對方是一個溫柔和善關愛小輩的長輩。倒不是說在他心裡活人比不過死人,而是他和太後的關繫著實很一般。
太後對康熙還算好,畢竟是皇上,對胤礽就相當普通,基本不聞不問。反而是孝莊在世時因為覺得胤礽酷似順治多有移情, 頗為照顧, 讓胤礽感受到了女性長輩的關愛。
“知道就好, 等會兒過去好好和你瑪嬤說說話,讓他看看你長大了。”康熙見胤礽自責的模樣, 忍不住交代著,“打起精神,你瑪嬤要是還活著見到你現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不傷心?”
“兒子曉得了。”胤礽繼續苦笑。
父子二人步行去了太廟, 沒有任何遮掩,太後首先收到訊息,立刻就猜到所為何事。不過她對此絲毫不關心,反正她的好處是落到了實處。
“太子也是個可憐的孩子。”最終,所有情緒化成了一聲嘆息,“沒孃的孩子可憐啊!”
話雖如此,讓她為胤礽做些什麼是萬萬不可能的,她很有自知之明,以她和皇上的情分不足以插進那對父子之間。和普通父子不同,皇上和太子的父子之情有些扭曲而失衡,與其說是太子需要皇上,不如說是皇上需要太子。缺少父親關愛,在沒有安全感長大的皇上在面臨潛在威脅時會過度反應:好比撤三藩時,根本難以忍受慢慢來;好比福全未經聖意率兵撤回京城之後除了受到訓斥懲戒,也再未受到重用。
照理,這種情況會隨著組建新家庭而慢慢消散,可是偏偏和皇上共患難的皇後早早就去了,只留下一個太子,疑心重的皇上交給誰都不放心幹脆自己親自帶。不知不覺中,太子取代了原本皇後的位置成為皇上的精神支柱,這顯得他們父子之間感情格外親厚,同時,也造成一個局面——康熙對太子抓得太緊,過于敏感,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希望太子是怎樣的。
隨著太子長大,這種把控力越弱,其一個細微的表情都被皇上拿著放大鏡去看,無意識的揣測,繼而由此生出多少事端來。
恰恰太子獲得太多寵愛長大,心智較一般人更健全,這樣的孩子往往t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鈍感力較強。放在其他地方,這種情感上的鈍感力是好事,不敏感多疑,也不容易精神過於內耗,但恰恰他面對的是一個敏感且神經緊張且被他無比信任的康熙。
父子之間的矛盾大抵來源於此,比起康熙,太子顯得更為可憐一些,因為他被皇上撫養長大已經建立了完全的情感依戀,在潛意識中是無法對康熙下死手的。而康熙,面對可能並無存在的威脅時卻會本能的出手,幼年時期沒有和任何一個人建立完整情感依戀的康熙是無法想象那種感情的。
所以說,太子可憐。
太後又嘆息一聲,看破而不說破,她固然不懂什麼受傷後的應激反應,也不懂孩童時期建立的情感依戀,可是這種人類共情類的東西不會因為新鮮詞彙的出現而出現,也不會因為沒有這個詞彙而不存在。它們一直存在於人類漫漫時間長河當中。
天下的可憐人何其多,比起太子,她自己何嘗不是一個可憐人呢?
懵懵懂懂就嫁給自己的表叔,對方恰好學得儒家那一套,無法接受這種□□,幾度想要廢掉自己。她都開始擺爛了,想著和表姑一般大不了在紫禁城住上幾年然後被打發回科爾沁改嫁,沒成想,皇上表叔早逝了,她的皇後位置是保住了,只是她也不知道像自己這般高高在上當個泥胎木雕的皇太後幸福還是像表姑那樣重新組建新家庭兒女雙全更幸福一些。
“五阿哥來了。”正想著,有嬤嬤一臉喜氣的過來回稟,太後臉上立刻笑開了花。
“外面冷,快要老五進來,說了多少回到我這不要管那一套禮,直接進來就是了,這孩子就是不停。”太後絮叨間,五阿哥胤祺已經大踏步走了進來,一面行禮問安,一面給她道喜。
“嗐,有什麼可道喜的,要我說,什麼比不上你健健康康安安穩穩發的。”太後一把拉過胤祺,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臉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你可聽我的話?沒參與進去吧!”
“沒有。”胤祺回答時還有些不太自在,他是個實誠慣的人,對於撿漏和吃人家現成心裡多少有點過意不去,但皇瑪嬤的要求他也不敢違抗,只在心裡想著下次在其他地方補償回來。
自己養大的孩子,只一個眼神動作就能將對方心思猜得七七八八:“好了,事情都過去了,就別想那麼多,改天讓你福晉進來陪我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