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 海善發難1
240、海善發難1
胤禟在邊上聽著, 直咧嘴,為自己當初果斷退出奪嫡暗自慶幸。天天朝會,那不是要人命嗎?就算當皇上的待遇比臣子強許多, 能坐著, 但也是坐在門口呀!也就上面多了幾片瓦,關著的乾清門不至於讓人後背受風, 下雨下雪不至於淋著,算是個半露天的環境。
一樣冬天齁冷,夏天酷熱,雨要是斜著一樣被淋著。
等太子冊封大典之後,他還是照例五日來參加一回朝會吧!天天參加朝會,根本就不t是人幹的。
胤禟看了眼飄落到自己身上的雪花, 心下想著,要不是明天就是太子的冊封大典, 自己今天請病假會被皇阿瑪責罵, 他看到下雪肯定會請病假。
“好歹二哥也給自己送了一筆大功勞,這個面子得給。”胤礽心裡嘀咕,打了個哆嗦,不著痕跡往炭盆那靠了靠。瞅著一個大學士出來開始背朝鮮國王呈上來的賀表,康熙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過去了, 又往炭盆那移了移。
底下大學士背誦一字不差背誦著康熙手上握著的朝鮮國王呈上來的賀表, 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來。之前兩回因為賀表之事被康熙責罰, 朝鮮國王痛定思痛,悟出了一個普天下之下不便的原則——巴結人最好的法子是稱贊那人的兒子。
他們朝鮮之前就是因為對太子名字沒有避諱被責罰, 可見太子是康熙的心尖尖,如今又趕上太子冊封大典,賀表的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誇。
於是, 在眾多人的參謀下,一折讓胤礽聽了都臉紅的賀表誕生了。
什麼上天純佑下民、什麼聚扶輿積厚之氣、什麼經綸宇宙之資、什麼學有緝熙、什麼志量恢弘、明目達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語出至誠、切中事理、至孝性成、神采煥發、多藝多能、文經武緯……全部都套在了胤礽身上。饒是他的臉皮不算薄,在這種情景下也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
“朝鮮國王也太諂媚了,這樣一封賀表也能寫得出來。”胤礽腹誹不已,臉上帶著紅暈。夭壽,一般人還真沒這個臉皮,就好像自己明明只是一個中等生,偏偏家長跑進學校拉著自己大肆和遠比自己優秀的同窗吹噓自家孩子有多優秀一樣。
胤礽承認自己優秀,但遠沒優秀到如朝鮮國王賀表裡誇耀的那樣,簡直是神明下凡,這不是誇獎,是當眾處刑,除非他臉皮厚到城牆拐彎一樣。
偏偏座上康熙左手持著那份賀表,每到誇贊最盛的地方就開始頻頻點頭,彷彿被誇到了心底。而底下的大學士也爭氣,一個字都沒背錯,人家的職業素養擺在那,不能快速準確大量背下奏摺的人根本沒資格當大學士。
要知道一些奏摺只有一份,不能備份,他們每天必須快速將這些奏摺背下牢記於心,禦門聽政時要是背錯太多,皇上那邊肯定不願意。
特別是這類稱贊太子的奏摺,背錯了,得罪的不止是皇上一個人,還有太子呢。當然,最重要的是朝鮮使臣打聽到是他當庭給皇上背誦奏本,很是給他塞了一些潤喉銀。
朝鮮小國寡民,可再經不起康老爺子折騰了,上一回他們國王認了罰但不想丟臉,沒有當著群臣的面認錯,結果康老爺子硬是派了個天使過去強逼著國王出來認錯。丟了錢又丟了人。
所以這回說什麼都要把康老爺子的臭腳捧好了。
哎,還是大明朝好,大明朝的皇帝啥時候如此刻薄過,滿人就是不講禮數的蠻夷,動不動就把他們拎出來撒氣。朝鮮君臣上下心裡均是這麼想,卻也不得不繼續捧臭腳。
大學士呱啦呱啦大聲背完朝鮮國王長長的一篇賀表,然後說道:“朝鮮使臣已於十天前到,請問皇上何時宴賚?”
朝鮮使臣為慶賀太子冊封而來,明日就是冊封大典,不可再拖了。
果然,康熙想也不想直接定下時間:“今日未時保和殿宴賚朝鮮使臣,另有蒙古王公等一同赴宴。”
大學士其實算是兼職,他的主職在禮部,關心的也是禮部問題。想當然,明天太子冊封大典是他的主場,他現在滿腦子還是明日太子冊封大典的流程。
太子先前冊封時有過先例,不過那時內憂外患一切從簡,今日不同往日,皇上精益求精。索性,他們也不是沒有應對法子,大清沒有的,他們可以翻看大明朝的,根據明朝太子冊封大典來,最終根據朱標等人的冊封大典合成了一版適用於大清的冊封禮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