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滅韓 不敢置信。

“立即召毛卿入宮,快。”

侍從領命而去,徒留魏王圉一人在殿中踱步。

沒過多久,使者入宮,跪伏請罪。

“先不要說這些,我且問你——可有把握瞞住魏無忌被刺的訊息,讓魏無忌‘死’在秦國的手中?”

魏王圉明白,魏無忌被刺一事太過蹊蹺,不管他再怎麼解釋都沒有用,唯一的辦法,就是“更改”魏無忌死亡的時間和地點,讓他的死和秦國掛上勾。

使者面色愴然:“君上,當時信陵君的門客們也在,其中不乏佩刀帶劍的遊俠,我帶去的那些人……阻攔不得。”

言下之意,信陵君的那些門客見主君身死,已恨上魏王,帶著魏無忌的屍身離開。

魏王圉緊咬著牙邦,想要責罵使者,卻又生生忍住。

最終,他只是冷笑了一聲:“他們一個個佩刀帶劍,耀武揚威,竟然也救不下一個魏無忌?”

此時再說這個,已然毫無意義。

使者也知道魏王不過是言語發洩,遂低著頭,沉默不語。

這一夜起起落落,魏王圉心神俱疲。

可他明白,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沒過幾日,魏王圉殺害弟弟魏無忌的訊息傳遍趙、魏兩國。

不管魏王圉如何否認,魏無忌的死都算在了他的頭上。

而魏國好不容易奪回來的兩座城池,被秦大將摎率軍攻破,又一次淪陷。

城池再度被破,再加上魏無忌之死,魏王之“險毒”,魏國士氣低落谷底。

魏國這些年本就缺少能夠獨當一面、英勇善戰的將領。這些將領勉強守著城池,又無法調動士兵的鬥志,在秦國軍隊的兇猛攻勢下,幾乎無法招架,節節敗退。

魏王圉大病了一場,最終只能安慰自己:

還好秦大將蒙驁出了事,不能再上戰場,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魏王圉並不知曉,被他視作半個死人的蒙驁,此時已經帶著他的親兵,來到韓國與秦國的交界處,與另一個方向的秦國軍隊碰了頭。

“這名為‘雙蹬’的馬具,初時只覺得礙腳,讓人不自然。時間一久,嘿,真別說,就是把我家那不會騎馬的小子丟上來,都能拎著馬韁跑上一圈。”

裨將正在與身旁的人嗑叨,見蒙驁出現,連忙停了閑聊,恭敬地行了一禮。

“上卿。”

蒙驁按著腰間的佩刀,掃視了一圈:“準備攻城。”

“是!”

秦王二年春,秦大將蒙驁率兵攻打韓國。

同年夏,秦大將王齕奪下上黨。

韓國衰微,無力阻擋,連發數道書信,向魏、趙兩國求救。

然而此時的魏國尚且自顧不暇,外有秦國雄獅之軍圍城施壓,內有心思各異者伺機發動叛亂,著實無法分出精力,為韓國解憂。

趙國去歲耗費巨資抵擋燕國大軍,本就沒從長平之戰中喘過氣,又被燕國殺死了許多士兵。再加上趙國國君更替,內部不穩,廉頗、樂乘等大將相繼逃離,局勢不穩,同樣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