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番外2 if 天幕後續。相遇。胡亥的……
天幕上對這滾滾的殺意一無所知, 仍在滔滔不絕地講述。
[函谷會盟瓦解後,各諸侯國失去了最後一次反攻滅秦的機會。這正是吞滅六國的最佳時期,然而,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 秦國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蒙毅帶人靠近古樹,精鐵所制的短匕出鞘,刺入樹皮當中。
天幕不曾有絲毫變化,仍然盡職盡責地播放。
[秦莊襄王意外離世, 年僅十三歲的太子嬴政繼位。依據周禮,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1”,先王的棺槨停在主殿, 年幼的嬴政將自己關在殿中, 在棺槨旁坐了整整七日,水米未沾。]
“嘶拉”一聲,刺入樹幹的匕首歪了方向, 險些在蒙毅的手背上切下一塊肉。
一直保持著冷靜姿態的蒙毅, 此刻也不免與其他人一樣,露出了活見鬼的表情。
天幕中的怪人似乎來自後世, 雖然不知道這天幕是怎麼生成的, 可以確定的是,這怪人所說的一切純粹瞎扯。
也許是聽信了哪個胡編亂造的野史,也許是出於某種目的的胡謅亂傍,這些所謂的“秘聞”,荒誕而可笑。
別的不說,光是“七天未進水米”這一點就極為離譜。
且不說始皇帝與上任秦王之間根本全無感情,就說七天不吃不喝本身——哪個人能七天不進食, 七天不飲水?
不飲不食者,大多活不到第七日。
蒙毅往嬴政的方向瞥了一眼。
最該因為這誑語而生氣的秦始皇,此刻只是冷冷地站在雨幕中,毫無表情。
蒙毅收回視線,對開道計程車兵下命令,讓他們使用斧鉞,在鐵匕刺出的創口上劈砍,破壞松樹。
文武百官伏了一地,他們還活著,卻恨不得自己已經死了。
即使是對封禪一事嘀嘀咕咕的儒生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黴頭。他們縮在一旁,既對天幕覺得避諱,又頗有微詞。
天行有常,本不該語怪力亂神。可這世界上若真有神鬼精怪,也該指出始皇帝的錯謬,說一些亂七八糟的八卦是怎麼回事?
何況這個八卦真實性還挺低,連他們都覺得不對勁,就算可以藉此發揮,又有誰會相信?
相反,這瘋癲之語還會觸怒始皇帝,指不定想起先頭儒生們的忤逆之處,遷怒之下把他們一併殺了。
眾人戰戰兢兢地聽著,希望天幕趕緊閉嘴,可這份強烈的念頭並沒有傳到上方。
[就在第七日,停放著先王棺槨的主殿迎來了刺客。這些刺客,不僅險些要了始皇的命,還讓華陽太後進退兩難……]
越來越離譜了。
蒙毅加緊時間讓人破壞樹樁,眾人圍著大樹,一齊揮動兵器。斧鉞刀劍刮破樹皮,落下深淺不一的鑿痕。
[以上這段,出自《秦書》,但根據戰國末期的野史逸聞,一些學者們大膽猜測,秦莊襄王可能沒有死——或者說,秦莊襄王並非死在這個時刻。]
唇角浮起些許冷意,始皇帝嬴政正欲拂袖離開,卻見天幕驟然一變,出現了書頁翻飛的特效。
從未見過的書寫工具,引得嬴政腳步微停。
[雖然這個猜想有些匪夷所思,畢竟一代帝王,無論如何都沒有詐死的理由,但依照現有史料來看,年幼的秦始皇能那麼快地平定叛亂,僅僅登基十年,就以風卷殘雲之勢統一六國,除了他本人的帝王之能,他的背後應當還有另一層助力。]
[這個助力有可能是秦莊襄王留給始皇帝的賢才,也可能是秦莊襄王本人。秦莊襄王在趙國為質多年,卻能躲過趙國的追殺,登上王位,除了投機者呂不韋的幫助,他本身也具備不可估量的才能。秦莊襄王登位不到兩年,就用計滅了韓國,盡收韓國宗室……]
嬴異人滅了韓國?
一直隱捺殺心的嬴政,這時也難以剋制地皺眉。
韓國分明是他30歲的時候攻滅,天幕卻說是滅於嬴異人之手,發生在嬴異人登基後的第二年?
即使稗官野史,胡編亂造,也不該在此等大事上渾說。
還是說……這天幕惡意篡改青史,口中所言,沒有一句真話?
巨樹旁,蒙毅的耐心已然告罄。
他讓士兵分成幾組,輪流施力,在幾百人的通力合作之下,過了許久,樹樁終於迎風倒下。
暴雨在樹心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播放了整整一個時辰的天幕終於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