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第94章

雖然給農學敷了個植物學的高大上名字,但說實話研究植物挺無聊的,特別是糧食類植物。

廣大的植物學內綱目眾多,馴化和未馴化的同科同種的植物就五花八門,研究起來很累但也很有趣。

而農學內研究的植物,大都是被人類馴化了千年的物種。

知道良莠不齊這個詞嗎?

莠,指代的就是類似狗尾巴草的植物,而小米的前身就是狗尾巴草,它被馴化了千年變成了我們眼中的小米。

而水稻、小麥、大豆這些人們主要食用的糧食都是如此。

已經被人類強行養育千百年的它們,早已彼此變得極其相似。

這就導致同種不同型別的糧食種類,研究起來過程極其的枯燥。阿萍才帶領學生們學了一個月,她就已經發現大部分人的熱情消退。

學生們從最初的好奇興奮轉變為了平淡無聊,特別是除了下田,阿萍還帶著他們去實操肥料的生産過程。

一個漫長且不能立即見效快的學科就是如此地折磨人。

阿萍能學會透過發瘋來宣洩壓力,而她的學生們不會。

這就導致農科的新生在一個月後,從最初的二十多個人減少至十一個人。

是的,阿萍建立的官員體繫有個適應期,總共三個月,如果不適應自己考入的科目,可以允許官員轉科。

這個設定可能會讓後續出現鑽空子的人,但對於目前剛起步的禾城來說,這個設定剛剛好。

其實把阿萍設立的四科以古時角度來看,依舊是文武取有道,農科雖是要下地幹活,但它本身就兼顧了戶部的職責。

這樣算下來四科裡工科才是真正的創新,因為它錄取的人多是真正幹活的匠人。

泥瓦匠、木工師傅、這兩者賤籍之屬透過考試在禾城搖身一變也成了大人。

農科的新人阿萍在帶,工科的人她也在盯。

是的,她以為農科會在禾城引動波瀾,卻未想到在工科的掩蓋下,農人當了大人這事,變得讓人可以接受起來。

工比農賤,是百姓們腦中的常識,一代代的記憶下去,這樣的道理早已固化在他們腦中。

不僅讀書人們不接受,百姓們也覺得工匠做官的事情不可思議。

可這又有什麼呢?

阿萍清楚自己沒做錯,做出的正確選擇,她就不會低頭!

絕對強勢的命令,毫不留情地抓捕詆毀工科士人的行為,讓禾城的百姓們第一次認識到城主的性別是男是女,其實都一樣。

他們做下決定後,都是說一不二的。

現在才幾年,飯都沒吃飽,只是不餓而已,人心就開始浮躁?阿萍可不慣著他們。該打,打!該關,關!罰錢,沒收土地,幾個連招下來,他們就接受了匠人做官的事實。

現代技術優秀是沒錯,但古代技術也和精湛呀!

在沒有水泥的時代,工匠們也能和出和水泥差不多堅硬的泥巴,就是造價很貴要用到糯米等物件。

可阿萍她也不會造水泥呀!她聽說水泥生成的溫度,要穩定的上千度灼燒。

這條件,在古代沒有仙術的時代她也做不到。

地理上有個位置叫做火焰山沒錯,但是來回的運輸費用,禾城也供不起,所以阿萍覺得現階段還是老老實實搞古人的智慧結晶好啦。

用來整墓土的泥巴,和和用來修城牆和修屋子也不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