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講道理是不可能講道理,打你就打你的姿態擺出來,讓旁人瞧了咋舌。

能怎麼辦?

不能怎麼辦,只能抹把臉,與禾城開戰。

戰時,禾城做好堅清壁野的準備,就帶著城中少量士兵守城,而糧草運輸交給慕容塗,他細心,城中穩定軍心避免民亂的事情交給淑娘與顧晚。

剩下的戰場上的事情,就交給慕容伏羅與梟奴。

原本這次阿萍想要留慕容伏羅留守禾城的,誰知這個五十多的男人丟擲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堵住了阿萍的嘴,又見淑娘自己都不介意,她便讓了他如願。

俗話說將在外隨他撒歡,阿萍隔段時日收到戰報,就不管戰場上的將領如何亂竄,她保證後方糧草、藥品充足就好了。

她做到了用人不疑後,在外打仗的軍隊就不會將仗打得拘束。偶爾有想得美的將領想要繞後偷襲禾城,幹掉禾城軍後方的將領,遇到阿萍這個大驚喜後,她就偷偷把他們抓了。

想著以後對天打的打仗,阿萍盡量對著人馬手下留情,能留下的就留下,又不是沒糧食,三天一頓粥水的在城外現搭的棚子栓起來。

一段時日後,人就焉巴巴了,趁著這個時候阿萍就安排些老百姓去俘虜面前嚷嚷些禾城的美好生活,爭取化敵為友。

當然了,如果大軍不回轉,阿萍也是不會讓這些敗兵入城的。她雖然厲害,但耐不住城裡婦女兒童多。

人類的惡,阿萍現在總是會想得更多的。

在火器的加持下,禾城軍隊又糧草充足兵強馬壯,很快阿萍周邊的五城八鎮,就打了下來。

按照阿萍與慕容塗商量的內容,去向軍隊的文書,交代著梟奴與慕容伏羅每打下一座城池,都要記下城中富戶,方便後續戰爭結束後,抓住些為富不仁者,奪産均勻貧家。

慕容伏羅與梟奴這次出征帶走了城裡幾乎全部優秀的青壯,一千五的壯年男女被他們帶走攻城。每攻下一處地方給後方大本營禾城去信,信中內容便是攻下城裡留下守城計程車兵名字,等著後續有功賞攻,有錯就罰。

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很長,近乎把河岸周邊的城鎮都捲了進去,其中諸多事務無數。

其餘俗事不論,阿萍只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便是梟奴下令讓軍隊去炸爛渡河的橋。

這小子的來信很直白,因為怕老百姓們驚惶過度渡河逃生,導致他們地盤上人口損失,他便只能出此下策。

看著梟奴的文書,阿萍就知道養子在謙虛,這怎麼能算是下策呢,算是直接斷絕了地盤上的人口流失。

他這書信剛來,被阿萍與慕容塗、淑娘分享後,慕容塗仗著禾城有阿萍坐鎮,當即就向她請命,讓他代領五百士兵去掌控我方河岸通向對岸的碼頭。

似乎到了這個世界的古戰場,所有人的腦筋都轉得比她快,阿萍接受了這個事實,便開始做好自己擅長的事物,後勤安保。

這場禾城發起的吞併戰爭就這樣展開了,陸續打了兩年才算完結,也是阿萍沒想到的事情。

若不是阿萍開啟了育良種,種高産糧食的活動,她還真承擔不起兩年戰爭的消耗。

在兩年的時間裡,坐守後方的阿萍總覺得時間像是卡殼的鐘表,有時走得快有時走得慢,讓她有種禾城脫離秩序外的錯覺。

算上慕容塗帶走的五百士兵,禾城裡現在就剩下五十人計程車兵,阿萍成了城中所有人都精神支柱,只要她架雲在城池上空巡邏,就能讓城中百姓感覺安心。

除了這樣的日常活動,阿萍不能出去狩獵惡妖,剩下的空閑時間她就拉著淑娘商量公墓建設的問題。

提出這個計劃的前提條件好在禾城沒有盤踞本地的宗族。都是剛在這處居住不超過一兩代的人,舊時鹿關留下的遺民,此時也多記不得過去祖宗的墳塋在何處,因為知曉祖墳所在的長輩早已死絕。

阿萍留守在禾城時,考慮到的問題就是創造居民的集體榮譽感,最開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士兵公墓,讓這個時代人的香火情有個寄託。

定下城外公墓選址,做好空白的石碑。其上空白之處,隨著隔段時間寄來的陣亡士兵名單而減少。

正滿心考慮先建立人類國度後,該如何走下一步的阿萍,在書房迎來了不速之客。

聞名已久,卻沒見過面的黍老頭,在平凡的一天裡拿著一把豌豆花沖進了城主府的書房。

這位精神抖擻的老頭,完全不在意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雙劍,語氣頗不平靜地對阿萍質問道:“小姑娘,你多久沒去種地了?!———”

以為有刺客正滿心防備的阿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