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輝苦笑的搖了搖頭。
“明夜?大帥難道就這樣放棄光輝城?”
“早一點走,就少死一些兄弟,再說了,打了敗仗後,將士們士氣低迷,早就歸心似箭,何必在這裡死撐,讓列國看笑話。”
黎輝嘆氣。
這一邊,黎輝準備突圍撤離,而楚軍營地中,朱繇下令四面圍困的同時,在西面削弱兵力部署,好讓黎輝突圍。
中軍帳內,朱繇高坐中央,上百員將領分列兩旁,個個殺氣騰騰,戰意盎然。
除了這些將領,還有數十位文官,他們中,不僅有幕僚、主簿,還有好幾位謀士,都是朱繇在南方尋獲的名士,擅長出謀劃策,處理軍務,還有幾個,對於民政事物十分精通,
這些人中,唯有一個道士,和朱繇一樣是盤腿而坐,且坐在朱繇左側,彰顯出他身份地位的不同尋常。
“建忠兄,黎輝不久便會逃回蜀國,而我會因為違背朝廷意志,遭受重罰的,那些奸佞小人必會在陛下面前進讒言攻擊於我,請您教教我,我該怎麼辦?”
朱繇虛心問道。
道士連忙恭敬的回道:“大都督不必憂人自惱,自此一役後,再無人可取代您在楚軍中的地位。”
“如果朝廷降旨,要懲罰您,您大可接受,我敢擔保,不出三日,必定群情激憤,為您申冤,大都督可因此以清君側之名,號召各路人馬,進京殺賊,匡扶楚室。”
“那我豈不成了會因此擔上反賊之名。”朱繇吃了一驚。
道士不以為意道:“大都督為了楚國江山,一生戎馬,保衛山河,豈可因為一些閒言碎語,而置楚國江山於不顧。”
“不錯,大都督放心,只要大都督一句話,末將等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眾將紛紛抱拳。
朱繇見狀,連忙說道:“我朱繇何德何能,能得到大家如此信任。”
“建忠兄,還請您,替我擬一份請罪詔書,命人送入京城,請皇帝責罰。”
道士會心一笑,“大都督放心,我立刻去辦。”
眾將與謀士散去後。
朱繇獨坐帳內,喃喃自語:“幸好三水被皇帝貶斥,否則有他在朝廷中,縱然曹建忠有再高的計謀,都會被他看穿揭破,而我的大業必將難成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淼和黎輝對朱繇的理解和看法,沒有半點偏差。
唯一不同的是,張淼早在很久以前,就看穿了朱繇不敢久居人下的狼子野心。
而黎輝則是現在才發現朱繇有點不對勁的苗頭。
朱繇在先帝在位時,雖然在軍方已經初露崢嶸,可並沒有太大野心。
他想做的只是建功立業,可楚四世繼位後的種種表現,讓他寒心。
從此,朱繇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