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一中年男子大步走進,對張淼和杜世傑拜道:“見過大順國丞相和元帥。”
“使者好。”
張淼皮笑肉不笑道。
“丞相和元帥此次突襲南渡得手,大帥聞訊後,特讓我來祝賀。”
使者笑道。
“若不是大帥提前洞悉先機,替我們準備好船隻,也沒有我們此次的勝利,還請使者轉告大帥,此番真是多謝他了。”
張淼道。
張淼早就有突襲南渡的打算,但苦於沒有渡江的船隻,沒想到,正在此時,黎輝派人來傳,他們蜀國願意提供一千艘戰船,幫助他們渡江。
黎輝對光輝城之敗,視為人生的奇恥大辱。
每天都在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報仇。
因此,對楚國的局勢密切關注。
幾乎每天都有關於楚國的情報放在他的席案上,讓他能第一時間知道楚國的情況,並推算下一步的發展。
早在楊洪從江北逃走的時候,黎輝就秘密準備了一千艘戰船,趁著楚國內部混亂,順江而下,運抵江北,供張淼使用。
張淼知道黎輝的不安好心,但不得不接受。
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最重要的是,張淼想開闢第二戰場。
畢竟楚國的重心在江南,他們在北邊再怎麼折騰,都不會直接影響到楚國的基本盤。
如果能有一支兵馬進入南方,在江南開啟一片天地,那麼,朱繇就不能集中全部力量來進攻江北。
這樣便可以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一旦江北有變,也有了退路。
但朱繇的心腹尹華,很是厲害,不但穩住了局勢,還進行了反擊,將張淼的兵馬全部趕回了江北。
讓張淼分兵的機會都沒有。
事實上,張淼對此也沒有做萬全準備。
因為要派遣一支兵馬,在江南攪和天翻地覆。
這本身就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由誰來擔任這支兵馬的統帥?
張淼嗎?
他倒是想去,可問題是範閒會放他走嗎?
派別人去,又等於是飛蛾撲火,白白折損兵馬。
看來,只能坐著等死了。
和蜀國使者寒暄幾句後,張淼便打發他回去了。
黎輝經歷上次慘敗後,在蜀國朝廷的地位一落千丈,幾乎沒有了話語權。
聯結蜀國為外援,一北一西,進攻楚國的計劃,基本不可能實現。
黎輝借調戰船,都是費了老大的勁。
蜀國在短時間內,都不會再有擴張的計劃。
喜歡朕法請大家收藏:()朕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