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秦見到來信,自是頭痛無比。
他理解姚中書和郭樹平的能力,也明白兩人歲數都大了,要他們挑這麼重的擔子,的確有些強人所難。
可是眼下,他要去哪裡找熟悉民政,有掌控大局能力的人?
張俠、荊棘等人則認為王秦自己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完全不必去找別人。
王秦卻是一臉苦笑,他雖然可以處理這些民政,但是當前,他要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北方,根本無法兼顧民政。
許平倒是躍躍欲試,大有成為餘安府丞相的意思,可是王秦卻不會將重擔交給他。
一來,他資歷淺薄,難以服眾。
二來,許平不善於和別人搞好關係,這意味著他根本統御不了餘安府的一眾官吏。
三來,許平有些謀略,但不精通民政,屬於外行,這讓王秦怎麼放心。
“在餘安府置招賢館,向天下招募奇人異士,只要有一技之長,皆可入我招賢館,享國士待遇。”
王秦左思右想,做出決定。
天下能者無數,不可能都等著他去找,只有發出聲音,讓他們來找自己,這可比他像無頭蒼蠅到處『亂』找要強的多。
“國士待遇?大將軍,國士,該享受何等待遇啊?還有,您所謂的一技之長,是何標準,總不能來個人,都招進招賢館吧!”
許平問道。
他對王秦不肯任命他統領餘安府一事,頗有微詞。
在許平眼裡,他就是天下第一智者,是未來丞相最合適的人選。
王秦正『色』道:“不錯,是該有個標準,讓姚中書負責招賢館的招賢納士,標準由他來定,他為人剛正不阿,決不會因個人喜惡而因私廢公。”
“至於國士,該享受什麼樣的待遇,就對舊楚時期翰林院的標準吧。”
“這會不會太高了?”
許平皺眉道。
“只要有能力,可助我興大業,這點待遇不算什麼。”
王秦搖頭道,他自然知道許平心裡的想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誰都想擁有無窮無盡的權力,成為獨一無二之人。
如果不是時機尚不成熟,王秦都打算在各郡重開科舉,文舉和武舉一起開,在民間選拔人才。
畢竟他現在只是大將軍,而不是皇帝,重開科舉,名不正言不順,僭越之舉太明顯了。
就在王秦動身準備回餘安的時候,兩道訊息先後傳來,令王秦倍感震驚。
馬少明在萬州加九錫,冕十旒,以萬州為都城,自封吳王。
項然以河州為都,加九錫,冕十旒,自封宋王。
兩人急不可耐的稱王,標誌著與朝廷徹底決裂。
喜歡朕法請大家收藏:()朕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