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魏軍將領們,大多都太死板了,不具備隨機應變,靈活多動的能力和判斷力。
這是魏軍的一大短板。
相比之下,漢軍的將領就更加彭勃,更具靈活隨機的能力。
在戰場上,漢軍更具優勢。
李太擔憂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將領們,為魏國的未來感到擔憂。
為了應對漢軍的第二輪攻勢。
李太選擇了堅清壁野,他將隴南所有城池的百姓、物資,全部遷往關內。
他則選擇在隴南和關內的咽喉之地,成倉,駐守。
成倉是座小城,根本容不下二十萬魏軍。
因此,李太將成倉擴建,並在外圍設立輔城,形成犄角之勢。
成水華對李太的做法,雖有不悅,但他還是認可了李太的做法。
因為這是目前隴南戰局的最佳防禦之策。
成水華本來還期望李太能力挽狂瀾,反敗漢軍。
現在看來,是他期望太高了。
李太不是聖人,他也只能盡力而為。
許平、韓德到了天棋關,與韓翼、倪俊會面,商議隴南戰局。
得知魏軍突然全面收縮,並遷走了所有百姓,退至了成倉。
許平和韓德對視一眼,都很是無奈。
成倉是一座咽喉堅城,要想攻破,難度很大,況且魏軍有二十萬。
他們只有十多萬人,兵力不具優勢不說,在成倉外,也很難擺開攻勢。
王秦知道天棋關的漢軍人數不佔優勢,已經抽調了各地軍隊支援。
但對目前的戰局,並不能起到改變的作用。
隴南的城池,已經空了。
漢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了隴南,卻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許平和韓德率十萬兵,直逼成倉城外,於成倉外建立大營。
一時半會,是攻不下成倉的,這場仗,註定是持久戰,拼耐力,看誰耗的過誰。
許平和韓德,也並不急於攻破成倉,他們知道,強攻成倉,只會損兵折將。
必須消磨對方的精力,尋找可以突破的缺口。
而李太,也不想主動出擊,防禦是他目前的最佳策略。
一旦主動出擊,就很容易被漢軍抓住機會,給狠揍。
這種蠢事,是萬萬不能做的。
雙方就這樣陷入了僵持。
王秦知道成倉之勢,也不催促許平、韓德,而是增加後勤補給,以示支援。
戰爭講究時機,許平和韓德都是一流的軍事家,催促他們,只會適得其反。
喜歡朕法請大家收藏:()朕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