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最近學業如何?”
找不到話題的王秦問道。
楊姝答道:“太子年幼,很多知識對他來說,太過深奧,還需要時間,但太子太傅說,太子在同齡者中,已是優秀的了。”
“只是優秀,還不夠,身為太子,國家未來的皇帝,當最優秀才行。”
王秦臉色不變道。
楊姝又道:“恪兒卻是出眾,大家都誇他過目不忘,聰慧過人,有陛下之風範。”
“?”
王秦皺眉了,他瞥了眼楊姝,冷冷的說道:“我的風範?這是誰在胡說八道,捧殺恪兒?我像他這般大的時候,還只會在田裡玩泥巴,日後,誰再敢這樣胡說八道,可斬!”
誰都知道,王凜才是太子,王恪註定與帝位無緣。
但若是有人故意煽風點火,吹捧王恪,待王恪成年後,必然心生恨意,想要染指帝位。
他活著還好,若是他死了,王恪想要作亂,而王凜又沒有足夠的震懾力,怕是鎮不住王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漢的江山社稷,可能會因此出現動亂。
自古以來,皇權之爭都是殘酷的。
沒有足夠的帝王心術和手段,根本坐不穩帝位。
“明天從軍中尋個將領,指導凜兒學武。”
王秦又道。
楊姝埋怨道:“一回來就喊打喊殺,恪兒也是你的兒子,他自小命苦,一直都在努力,希望得到你的重視和讚賞。”
王秦搖頭道:“身為皇子,有的時候,越努力越危險,他要做的就是應該平庸,以後能安安穩穩的當個王爺。”
楊姝眼色一變,“你是擔心將來恪兒和凜兒會反目?”
王秦默不作聲。
楊姝又道:“他們兄弟倆感情深厚,斷不會反目成仇的,你放心吧。”
“世間的事,有多少是能早下結論的,又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
王秦嘆氣。
楊姝:“……”
貞元九年,開春。
王秦在洛都外的洛水河畔,舉行了盛大的祭天儀式。
同時,對朝廷的人事任免,做了大幅度的調整。
上至朝廷六部,下至各省、府、縣,大刀闊斧的裁撤官吏,選賢任能,增加官府的職能效率。
嚴厲打擊貪官汙吏,抑制豪強地主,減輕百姓負擔,大力加屯軍田,使軍隊能維持自己的糧食供給。
在裁軍一事上,王秦做了一定的讓步,除了必要的重鎮外,地方官兵裁撤一半。
禁軍和邊防軍、水軍等,一些意願很強,想要回家耕田的兵士,以及傷員,統統發放路費、路引,准許回家。
現在大漢的東海水軍,有二十萬,戰船一千五百艘,初步具備東渡討伐東羸的實力。
燕都的邊防軍有十五萬,主要是防備最近崛起的鐵木部。
洛都的禁軍二十萬,負責拱衛京畿重地。